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4. 第349章 事关尊严
设置

第349章 事关尊严(2 / 3)


中一卷,打开看着道:「这些罪证都属实吗?」

「嗯,现在看来是属实的。」张行成神色有些担忧,又解释道:「人证都在马周手中,太子殿下说了罪证一定要坐实。」

长孙无忌颔首,不免放心了不少,「诸位有劳了。」

张行成失声一笑,道:「下官说不上辛苦,其实褚遂良更辛苦,他既是中书侍郎,又身兼礼部尚书,还要主持关中去幽州的粮草运送,太子说褚遂良一个人打三份工,他才是不容易。」

长孙无忌看着挂在墙上的名字,其上有崔元综,崔知温,崔仁礼,崔詧……

「赵国公这些名字……」

「你放心,老夫不会说出去。」

张行成倒也不怕长孙无忌说出去,而且这些人都在马周的监视中,跑不了的。

再者说过了今晚,明天所有人都会知道。

长孙无忌在这里坐下来,问道:「为何不在朝中查这些事,而是要在这里?」

张行成回道:「劝谏太子的人很多吧?」

长孙无忌道:「殿下应该说过明日休朝吧?」

张行成摇头道:「倒是没有。」    「什麽?」

长孙无忌神色诧异。

张行成又道:「为何要休朝?」

闻言,长孙无忌的神色又是困惑,又道:「要是休朝了,倒不是太子的作风了。」

张行成颔首,「正是。」

翌日,清晨,群臣安静地站在宫门前,等待着今天的早朝。

太子下令要在河北抓这麽多人,其中涉及河北崔家,那些地方士族,还有地方州府的官吏。

这麽大的事,朝臣自然要问清楚。

兵部侍郎崔墩礼站在人群中,他是博陵崔氏出身,虽是在关中长大,但与河北士族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他是前隋吏部尚书崔仲方之孙,也是崔仁师的堂亲。

崔墩礼在朝中任职,只是做分内之事,自入仕以来从一个左卫郎将,到现在的兵部侍郎,吐谷浑之战,松州一战,西域战争,他也曾多次为军中效力。

从本心出发,崔敦礼很讨厌自己的身份,不想与崔仁师一系的人有太多的纠葛。

可如今太子要扫清河北士族,博陵崔氏又是河北的世家,在河北众多士族中名望最鼎盛的一家。

涉及族中利益,有些事他身不由己,他此刻的神色又是焦虑,又是不安。

如今郑公病了,房相也老了,站在百官之前的只有当今太子的舅舅,长孙无忌。

面对身边官吏的几番追问,长孙无忌闭着眼站在原地,一言不发,任由他们

宫门还没打开,阳光已照在了此刻还显静谧的洛阳城。

褚遂良问向一旁的于志宁,道:「河北什麽案子?」

「韦挺延误粮草运送的案子。」

褚遂良疑惑道:「这事还没有定论吗?」

于志宁道:「没呢。」

「嗷……」

「你不知道?」

褚遂良手执笏板,又惊疑道:「不知道呀?我应该知道吗?」

于志宁吐出一口气,又不想与这人说话了。

褚遂良从袖子里拿出一张饼,递给道:「吃点吧,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确实不知朝中都发生了什麽。」

于志宁接过饼与他坐在宫门前吃着,一边解释着近来发生的事。

这些事听得褚遂良几度无言,他忙得都快找不到东南西北,这才听说原来太子要杀这麽多人。

张玄素十分不满地看了眼褚遂良,心说这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宫门打开的时候,褚遂良三两口就将手中的饼塞入口中,一边嚼着一边走入宫门。

文武群臣脚步匆匆地走向大殿,今天的殿内格外地安静,没人议论朝中的事,也没人议论家事,就连邻里之间的事都没人讨论。

直到这位太子殿下,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衣裳走入大殿内。

群臣躬身行礼。

李承乾走到百官前站定,到:「洛阳到了八月还这麽酷热,孤让人准备了一些绿豆,诸位回去之后可以熬绿豆汤喝。」

「谢殿下。」长孙无忌率先道。

「谢殿下。」群臣也齐声高呼道。

李承乾看着眼前群臣,又道:「今日来孤收到了一些奏章,都是劝谏孤对河北士族从轻处置。」

殿下话音落下,大殿内依旧很安静。

李承乾接着道:「还有人说,延误粮草运送是韦挺一个人的责任与地方士族无关?」

大殿内还是安静。

李承乾再道:「如果世人都觉得韦挺死了,与士族还有地方官吏无关,那麽孤觉得就这麽了事,韦挺死得未免太冤枉了,会死不瞑目的。」

「他们真是太高明了,孤真是太欣赏那些幕后的既得利益者,韦挺死了一了百了。」

群臣依旧安静。

李承乾再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太子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

「孤时常看百家学说,当然了这也是孤平日里没什麽事做,总是看春秋,儒家典籍,或者黄老之学,这些书给了孤很大的启发,古之圣人教导礼义廉耻。」

褚遂良站在朝班中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