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长生,我教化万生
  4. 第6章 担任夫子
设置

第6章 担任夫子(1 / 1)


异日,阳光洒在书院的青石路上,弃凡仁迈着坚定的步伐前往书院担任夫子。

他身着整洁的长衫,腰间佩着一块象征学识的玉佩,眼神中透露出对新职责的期待与决心。

走进书院,学子们早已整齐地坐在教室里,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弃凡仁踏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作为夫子的第一课。

“同学们,今日起,我们将一同踏上求知的旅程。”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教室里回荡。

弃凡仁从最简单的知识讲起,循循善诱,引导着学子们思考和探索。他用生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而易于理解。

课堂上,学子们时而专注聆听,时而积极发言,气氛热烈而融洽。弃凡仁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在弃凡仁担任夫子的日子里,他悉心教导着每一位学生。一日,在课堂的讨论中,他发现了一位天赋异禀的学生——欧阳浩。

欧阳浩不过十余岁的年纪,却在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上远超同龄人。课堂上,当弃凡仁提出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时,其他学生还在苦思冥想,欧阳浩便能迅速给出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弃凡仁开始格外关注这个孩子,在课后与他交流时,更是惊叹于他敏捷的思维和对学问的强烈渴望。无论是儒家经典的解读,还是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欧阳浩总能提出新颖的观点,且逻辑严密。

一次小测试中,欧阳浩的答卷让弃凡仁眼前一亮。他不仅对所考的知识点掌握得扎实牢固,还能举一反三,进行拓展和延伸。

弃凡仁意识到,欧阳浩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若加以精心培养,日后必能有一番大作为。于是,他在教学中对欧阳浩因材施教,给予他更多的挑战和引导,期待着他能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天元 157 年,22 岁的弃凡仁已然在书院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一日,他将天赋异禀的欧阳浩单独叫到书房。

弃凡仁目光坚定地看着欧阳浩,缓缓说道:“欧阳浩,你聪慧过人,未来或有机会为官。为师今日要教导你,为官者,当为国为民。”

欧阳浩一脸认真,聆听着老师的教诲。

弃凡仁接着说:“国乃根本,民为基石。为官者,心中要有国家的大局,要明白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责任紧密相连。需制定良策,推动国家繁荣昌盛。”

他轻抿一口茶,继续道:“而为民,便是要心系百姓的疾苦。知民生之所需,解民众之所困。不可贪图私利,而应公正廉洁,为百姓谋福祉。”

欧阳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老师,学生定铭记在心。”

弃凡仁拍了拍他的肩膀:“切记,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只有真正做到为国为民,才能成为受人敬仰的好官。”

在弃凡仁的悉心教导下,欧阳浩心中种下了一颗为国为民的种子,等待着未来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棵庇荫百姓的大树。

一日,书院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武定城城主欧阳武定。他身着华服,气质威严,身后跟着几名随从。

弃凡仁与欧阳浩听闻城主到来,赶忙出门相迎。

欧阳武定步入书院,环顾四周,对这宁静而充满书香的环境露出赞赏之色。

弃凡仁恭敬地行礼道:“不知城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欧阳武定笑着摆摆手:“夫子客气了,本城主久闻书院之名,今日特来看看。”

在交谈中,欧阳武定得知了欧阳浩的天赋和弃凡仁对他的悉心教导,对他们称赞有加。

他语重心长地对弃凡仁说:“夫子对学子的教诲,乃武定城之幸。望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之才,为城之发展助力。”

弃凡仁郑重应道:“定当不负城主所望。”

欧阳武定又与欧阳浩交谈几句,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为城邦作出贡献。

随后,欧阳武定在众人的陪同下参观了书院,方才满意地离去。

时过境迁,弃凡仁在书院的教学岁月一晃便是二十年。

回首往昔,仿佛昨日才初登讲台,而如今两鬓已添银丝。这二十年,如白驹过隙,却又承载了无数的回忆与成长。

那些曾经懵懂的学子们,在他的教导下逐渐成才,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成为了官员,秉持着为国为民的信念,为一方百姓谋福祉;有的成为了学者,继续传承和发扬着知识与文化。

书院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见证了他的辛勤付出。每一次的授课,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探讨,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中。

二十年里,社会变迁,风云变幻,但弃凡仁始终坚守在这一方教育的净土上,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点亮了无数年轻心灵的求知之火。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