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可这是一言就能让人直达九重天的皇帝。
王玄策现在还在长安,书院的影响力通过他的手,在继续扩大。
目前来说,他做的这件事很费时间,排在最前的尉迟国公和程国公还好,这两家半日就能跑完。
到了其他家就很慢。
例如长孙家。
赵国公会先把传记看完,会细细地去说某个史料的细节,然后中午留王玄策吃顿饭,在饭桌上,数杯酒之后才说正事。
王玄策一点都不傻,故意把传记分为上下册。
愿意为自已摇旗呐喊,自已就给下册,如果三缄其口,没有明确态度的,王玄策就只给上册。
这还是第一步。
知道的人多了才叫传记,不传出去那就是几十张废纸而已,书院掌握了印刷,这才是影响力,王玄策一点不担心他们反悔。
事情合乎心意后,那才是第二步。
去了令狐德棻老先生家,王玄策深受折磨,说把他写的过于完美,他错字都挑出来了,然后一直问为什么不出一个古言版本的?
是懒还是不想写?
又或者说是学问不够。
从令狐家出来的时候王玄策一身汗,都当官这些年了,在面对先生的时候还是不能坦然,还是会紧张。
事情不会一帆风顺,莱国公杜府就让王玄策吃了个闭门羹。
管家说,他家莱国公已经有人在立传了。
王玄策摇着头离开,头一次见这么傻的,朝廷给立传是死后殊荣,那是应有之义,这是朝廷认可。
出自的书院的立传,虽然比不了朝廷的殊荣,但却代表着士人,代表着读书人的认可,这可以传世的东西没有人会嫌弃多。
如今杜家却拒绝了。
虽然杜家人无礼,王玄策还是把上下两册传记给了管家,杜公这个人还是很让人敬佩的。
看着管家那随意的模样,连不屑都懒得掩饰的态度,王玄策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管家都这样,可见这府里面的主人平日是怎么样。
杜家已经没落,后辈子嗣已经没有足够的眼光看得更远。
他们守着杜如晦的爵位就行了,这就满足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杜如晦老国公拼了一辈子的血汗。
如今要没了。
管家关上门,看着手里的两本线装书,随后就扔到一边:
“什么东西?好歹也是一个官员,一点都不知礼。
这是国公府,提前递拜帖都不知道么?
带了两本书就想见大郎?这泥腿子果真是上不了台面……”
南山先生故去,李二这次来书院带了一个人来代替南山先生教授的课业,看着名帖,颜白难受的心终于进了一缕阳光。
介绍这位先生的名帖上写道:
汉章帝之子、河间孝王刘开的后裔,北魏官至建武将军、南阳太守,乐城侯刘通之族亲,五世孙,门下省给事中刘仁轨。
刘仁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