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退回原处,贾母又令贾宝玉去见礼:“这是你二哥家的宝玉,从小养在我这里,性情最是古怪,只当他姊妹一样养大的。”
她笑推宝玉:“还不快去见你姑父?”
林如海从见三春时便在暗中留意这贾宝玉了。看他面如满月,眼似秋水,目如点漆,唇若涂脂,倒真是好一副相貌。走过来行礼,行动言谈也一点不见玉儿信中的发狂无礼。
是见了长辈便知礼么。
林如海叫他起身,令人送上礼物,笑道:“你这个年岁,想必已上了两年学了。我问你,‘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此句何解?”
这是玉儿在家时便读过的书。荣国府这样门第,以此考问再有一个月便已九岁的男子
(),想来不算为难。
林如海温和看着贾宝玉。
贾母紧张地看着他。
上月她便叫宝玉紧着把书念一念?()_[((),不指望他一两个月便越过黛玉,起码要在格儿里。他总说读了读了,究竟读没读?
贾政不但紧张,还已提早觉得羞愧愤怒满盈胸口!
宝玉如何会这些!
五岁叫他上学,一年辞馆了两个先生,到今日竟还没读完《孟子》,岂非叫如海知他教子无方!
贾宝玉答不上来,倒也未见太惊慌,只回头求助看一眼黛玉,见黛玉侧过脸不理他,便向林如海说:“姑父,小侄鲁钝,还未学到此处。”
这倒让林如海高看他一眼。
若不知他的顽劣,只看今日,他也能算进退有度,言实心诚了。
一个八岁孩子而已,林如海没多难为他,令他回去,只向贾政笑道:“存周兄也不必太急,或许大器晚成……也未可知。”
贾政羞得满面涨红,恨不能这就把不成器的儿子好好管教管教,几乎在这里站不住。
他忍怒向贾母道:“酒宴已然齐备,儿子这便请如海入席了。”
贾母心知此时不能勉强,不然老二怒气当头,和宝玉闹起来,那才叫难看,只得令他们去。
贾琏又在后面暗暗咋舌。
当年林姑父也是这么问他和珠大哥。
珠大哥句句都会,他答不上来,回去挨了老爷好一顿板子呢。
林如海便起身,向贾母行礼道:“将要年底了,外孙女一年多不在家,小婿着实想念。还望老太太允准,今日且让小婿带外孙女回去过年。将来老太太思念时再送来。”
他姿态放得这般低,句句只提岳婿父女之情,并无以势压人,贾母丝毫没有拒绝的道理。他又已经说了将来思念时再送来,贾母也不好赶着叫定准时间送回,只能应下。
当日看他人生得好,心里清明又有计较,知他必能上青云,才把敏儿许了他。哪知这份计较还会用在她、用在贾家身上!
贾母瞄一眼缩着脑袋的宝玉,心里更气闷了。
若宝玉能听她的好生念两个月书,现下也不至于这般无力说话!
林如海直起身,对女儿一笑。
出了房门,被冷风一吹,贾政过热的脑袋稍有缓解,向林如海叹道:“今日叫你看笑话了。”
林如海却道:“我看存周兄倒不必为宝玉气恼。”
他叹说:“当日兄如何教导珠儿,我都是亲见的。珠儿夭亡,老太太难免对宝玉放松些。再有——”
他略靠近贾政,低声道:“请兄恕我冒犯:宝玉既有那块玉,只怕不成材才是好事。想必老太太也是这样说?我今日也并非有意难为宝玉,只是……确是未曾想到……”
贾政心里才好受了些,又被哽住。
如海还能没想到什么?不过是没想到宝玉已近九岁,按理说已上了三四年学,却还连《孟子》都答不上来!
() 设宴处已到。
贾琏忙着请林姑父和二叔入席,又张罗上菜上酒,一面在心里庆幸,他已经二十来岁了,将要做爹,林姑父从前就知道他读书上不行,不如珠大哥,想必现今更不会考他;一面又好笑,宝玉不但惹了二老爷生气,还惹了老太太,只怕近日少不得要倒霉咯!
……
荣庆堂。
贾母点了几个丫头帮黛玉回房去收拾东西。三春姊妹看老太太神色不对,都借口走了。
贾宝玉也想走,被贾母留下,问:“不是早便叫你温书,预备你林姑父问?怎么连《孟子》都答不上来?”
贾宝玉垂了头,支支吾吾,这才觉得后悔。
往常都是老爷让他念书,念得不好要罚,老太太都拦着。这回老太太叫念书,他便没在意……今日才知林姑父看着温煦,实则叫他比怕老爷都怕。林妹妹的父亲不喜欢他……
“老太太,林妹妹要家去了,还回来吗?”贾宝玉舍不得林黛玉,因见祖母正生气,也不敢大闹,只小声问,“云妹妹那回家去了,就再没来呢。”
林黛玉来荣国府之前,贾母的娘家侄孙女史湘云也长住荣庆堂。只那年史湘云的嫡母去世,史家接她回去守孝。史湘云虽没了父母,却有两个亲叔叔,贾母这边又只是姑祖母,不是亲外祖母,所以至今三年的孝期未过,史家也还没再把人送来过。[注]
贾宝玉眼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