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莽自请离京, 驻守辽西多年。
其膝下独女赵明月,却自幼深得帝妃喜爱,数度被接回京中小住,在宫内, 与一般皇子公主待遇无二。相较于几位母家出身不高的公主,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个中原因,其实亦不难理解:
毕竟她赵家功在社稷, 赵莽又颇得民心。
于情于理, 天子都自需待其女宽仁有加,以示对赵家的迁就包容。
为此,就连宫中最是受宠、同样养出个跋扈性子的四公主魏宜, 亦曾在赵明月跟前吃过不少苦头。
只不过三年前,魏宜的同胞兄弟、五皇子魏昊因救赵明月而失足落水淹死。
魏宜从此失了与她“争宠”的心性, 反而自那以后, 只要有赵明月在的地方, 便能避则避。
沉沉入宫年岁不长, 自然不知这些宫中旧事,亦没听说过这位赵家女的“威名”, 只讶异于她美貌如斯、脾气却似一点就着。眼下得知她是那位平西王的掌上明珠, 更是愕然。
而也就是这么一晃神的工夫。
“姑娘……姑娘饶命!”
赵明月已然一脚将那说书人踩于足下。
似还不解气,又随手抄过桌案上厚实的惊堂木, 在手上一抛一接地把玩着,吓得那说书的老翁惊叫起来,连声告饶。
这可就急坏了与她同行的七皇子魏治。
虽说换做平日,赵明月要打谁杀谁,他定然是第一个在旁叫好的。
可今天是他经不住她软磨硬泡,私自带她出府。若是惹出什么大动静、被平西王知道, 自己还不被收拾得掉层皮?
思及此,魏治忙也跟着站起,一脚踹开前来拉人的酒楼掌柜,又厉声呵斥众侍卫控制局面。
安排好一切,这才挤出个和气笑脸奔上前去。
“阿蛮,”他好言劝道,“你消消气,不过是个胡言乱语的老头,哪里值得你这般气恼?”
赵明月闻言,侧头凝了他一眼。
她与魏治同年,如今双九年华,早已出落得风姿天成,亭亭玉立。
且不同于京中那些弱柳扶风、一身娇气的贵女,艳色之外,又添了几丝叫人不敢逼视的飒爽英气。
尤其那一双美目,似桃花含情。便是瞪人、嗔怪、埋怨时,亦都叫人生不出半点怨气,反而心头荡漾不已——毕竟,能得她几分眼色,岂是寻常男人所能肖想的?
思及此,魏治亦不禁脸红起来,结结巴巴道:“我、我的意思是,你同他计较什么,下了你的……身份。”
“下便下了,谁稀罕?”
赵明月闻言,却抱臂冷哼一声:“但这混人竟敢捕风捉影,编排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坏我阿、坏了平西王的名声。不割了他舌头下酒,岂能泄我心头之恨!”
少女声若黄鹂,吐字清晰、掷地有声。
此言一出,却是四下哗然。
有好心者欲起身、代那老翁争辩几句,可还没来得及站起,便被魏治带来的侍卫持刀按在原地。
众人面面相觑。
而魏治心知此事绝非轻易可以收场,亦不由头疼起来。
左右无法,只得搬出自家三哥救场:“阿蛮,”他附到少女耳边,低声道,“你、你离京太久,有所不知,此地也是三哥出宫建府后带我来的。他有时得闲,便会来此听上几场书解闷。你若拔了此人的舌头,我三哥日后来了,听什么?”
“……”
“再者你也说了,不过都是些捕风捉影的旧事。由得他们编排,也不过茶余饭后消遣几句,说得过了,自有人来收拾……何必劳驾你?脏了你的手,回头还要被母妃念叨,惹得三哥心中不喜。”
他话里话外,给眼前少女铺足了台阶。
唯恐惹出事端,一张胖脸急得通红,活似个快被蒸熟的肉团子。
赵明月见状,低头思忖片刻。
末了,终于微不可察地“嗯”了一声,挪开了腿。
满头白发的说书先生立刻从她脚下挣扎着爬起身来。
心知眼前少女身份不凡,哪还敢多说什么,只冲她磕了个头,又颤颤巍巍道:“多、多谢姑娘饶小人一命。”
魏治长舒一口气。
“……饶过你?”
谁曾想,赵明月却还有后话。
“老翁。”
少女居高临下,冷眼望向眼前俯趴在地、瑟瑟发抖的说书先生,忽道:“你可知何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她说:“这里这么多人,方才都听了你那些捕风捉影的糊涂话。你若要谢罪,还是一桌一桌,向他们解释清楚为好。”
......
说得好听,怎么解释?
把自己说书的饭碗砸了、给人家赔罪么?
沉沉在二楼,目睹了一切前因后果,此刻亦忍不住默默腹诽,心中为那说书的老翁不值起来。
一时间,就连眼前不知何时摆满的美味佳肴,似也让人无从下咽。
她闷闷扒了两口饭,终归憋不住心里话,抬头看向正对面的魏弃。
四目相对。
她的眼里有兔死狐悲的委屈,有说不上来的愤懑不平。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