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我从来没想过会在月球上体验到这种东西。”
托马斯站在1号居住舱中部的洗手间里,拧开了洗手池上的水龙头,立即有清澈的纯净水汨汨流出。
两个居住舱一共能够存储高达3000升水,而且每周都会从库姆撞击坑内送过来净化好的纯水,足够支持“挥霍”。
按照正常的饮用、洗漱等需求,维持6名宇航员的生活完全是富裕的,氧气等消耗也可以由电解提供。
原本仅仅是作为验证目的的月冰开采车队,已经能够完全负担起前期开发的消耗所需了。
托马斯之前在国际空间站有着差不多11月的累计生活经历,对于能在地球之外享受到这样的用水待遇,激动地当场就接了些水开始洗脸。
孟森林也是颇为惊奇,虽然他早就听说过玉树基地的“奢靡”,但还是难以相信,在离地球最远的地方却有着最好的生活环境。
“这也就是两个居住舱落地了,之前,包括现在邓磊他们都挤在九章号里面,条件其实不比满月登陆器好多少,之前甚至差点出现过便袋告急不够用。”
其余两个老外都在付向杰的带领下在居住舱里到处摸索,而李伟则和孟森林交流着月球基地发生的事。
李伟的态度尤为热情,他已经三个月没有见到新人了。
“……小孟你不知道,在我们安装这個舱段的时候供电还险些接错了,三个月,三个月时间我们就一直生活在这150平方米的地方,天宫比这里好太多了。
即使能随时出去逛逛,但也一直需要躲在宇航服里,而且离地球太远太远了,很多时候只能看到黑暗的星空……”
孟森林认真地听着他说的每一个字,想象着过去三个月里他们就像是南极科考站驻点的队员,依托小小的基地驻扎在这片有史以来最广阔的荒原上,为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而努力。
“指导员,那你们准备什么时候交换回去。”
“回去?”
李伟想了想,然后轻轻摇头:
“那要看任务,不过大概得等到下半年吧,如果计划顺利待到明年都有可能,我们还要留下来继续建设基地。
不过今年底这里的常驻人手应该要扩充到12人以上,到时候会轻松很多。”
“一年啊。”
孟森林觉得这应该是所有宇航员最梦寐以求的事情,有什么能比在月球上拓荒更有意义?
他现在迫切地想要脱离曙光计划,假如自己也被选为天幕计划的一员就好了。
似乎是看穿了他的想法,李伟拍着他的肩膀,用粗厚的声音安慰道:
“能来天幕任务的都是最优秀的精英宇航员,需要我们这样的老资历来压场子,但年轻一代才是主力,航天局不会让你们浪费时光的。”
话音刚落,他就看到孟森林的视线突然转向窗外,不由得也跟着看了过去。
在已经暗下来的黑暗星空中,有一个正在飞速上升的蓝色光团,李伟马上认出了它。
“是九章号,它要返回轨道上了,啊,你们应该等得到它把那些鬼东西带下来。”
“什……什么?”
“氢弹,还有那些试验设备和仪器,可惜T7月球车送到矿场给他们用了,不然我们也能去看看氢弹实物。”
……
两个小时后,乌兔空间站。
除了刚刚对接成功的九章号以外,空间站还停泊了一天前抵达的黎明一号飞船,它们带来的是第二批5名专家。
而黎明二号货运飞船也已经抵达,只是它在对接之前还有些别的工作。
现在黎明二号飞船正缓慢靠近着环绕月球运行的“游隼”探测器,准备从拆下上面的氢弹。
这个过程全由AI自动完成,但依然受到了来自地面与空间站的监督。
才上空间站的邓磊快速找到了第二批的五名专家,他们以带嘤为主,正在旁观着黎明二号的行动过程。
在传输过来的画面中,“游隼”探测器已经清晰可见,其尾部的柱状物体十分显眼。
黎明二号小心翼翼地利用RCS靠近,罗·罗核专家杰米·史蒂文森死死盯着辐射数值。
还好,有数字,但没有告警,说明氢弹没出问题。
在离“游隼”10米远的地方黎明二号停了下来,然后展开了外部的小型机械臂,一点点靠近“游隼”。
与此同时,欧空局发出指令,“游隼”与氢弹进行分离,在爆炸螺栓冲击下柱状物轻轻朝着一边弹了出去,然后被灵活的机械臂稳稳抓住。
画面稍稍抖动了十几秒钟,在确认抓稳过后,黎明二号的顶部对接舱门向外打开,机械臂又一点点调整柱状体方向,缓缓塞进了飞船的货舱。
在货舱里有额外的固定机构可以自动抓取,然后黎明二号飞船还需要花去约4个小时去对接乌兔空间站。
整个抓取过程耗时一个多小时,每一步都堪称是极其小心。
不过实际上氢弹远远没有那么脆弱,只是因为这是首次行动,所有人才显得异常谨慎。
本该休息的邓磊等人硬是一直等到了黎明二号抵达空间站,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