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她”就在你身边
  4. 醉袖迎风受落花
设置

醉袖迎风受落花(2 / 3)


节通常退化,呈三角形、梯形或钟形的骨片,我们叫腹盾片,是常用分类的特征。

锥尾亚目雌虫第8-9节腹板间,生出锯齿状的产卵器,末端数节呈圆锥状,雄虫末端钝圆。

管尾亚目无特化的产卵器,雌、雄虫末节均呈管状。但雌虫在第9腹节后缘,可见一骨化的

棒状结构。

其实,在生物学上,它们还有一些特性。

在蓟马群中,雄虫一般要比雌虫小,身体颜色也较浅。

不过,蓟马中雌雄二型或多型现象较为普遍,这在管尾亚目的食菌性蓟马类群中,尤为突

出。在食菌性类群中,雄虫要比雌虫大些,而且还有特别发达的前足。

蓟马的生殖方式也很特别,有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之分,而且还有两性、单雌交替生殖的。

两性生殖的种类,雌性个体往往占多数,这是因为雄性寿命较短。在某些条件下,雄性蓟马

还不能越冬。

同一种蓟马的性比,也会随着季节、食物、地区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比如烟蓟马,在地中海

的东部和伊朗等地,它们雌雄的性别比为一比一左右;但是在夏威夷,有人统计,却是一千

比一。

有些种类的雄虫十分罕见,或者说至今尚未发现雄性,因此它们生殖方式,是部分或全部为

孤雌生殖。可谓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女儿国了。

蓟马大多数是卵生,有少数种类为卵胎生。

锥尾亚目是以锯状产卵器,直接插入植物的组织内产卵的。它们的卵较小,多为肾形,表面

光滑柔软,黄色或灰白色。一般是一粒一粒的单粒散产,因为个体极小,所以只有在田间摘

下带有卵的叶片,对着光线透视,就可看到。

管尾亚目的卵是长卵形,两侧是对称的,只是顶部稍有缢缩。外表看常带着网状刻纹,大多

是粉红色、黄色或黑色。

管尾亚目蓟马没有产卵器,它们的卵会直接产于植物的表面,常常是单粒或聚集产于花朵

上、叶子表面,产于真菌类植物的菌褶内、树皮裂缝或其它昆虫所造成的隧道内。

因为管尾亚目的卵是暴露在表面的,因此也容易干燥或被那些捕食者如蚂蚁、捕食性蓟马、

蝽等吃掉,因此,它们的卵的死亡率,要比锥尾亚目高得多。

蓟马的卵,要经过2-20天的时间,才会孵化。那些将要孵化的卵,会出现红色或黑色的眼

点。

它们的若虫,常易与无翅型种类的成虫相混淆。但仔细分辨,若虫头小,无单眼,复眼很

小。身体黄色或白色,管尾亚目的若虫,身体常有红色斑点或带状红斑纹。

最初第二龄若虫,没有外生翅芽,翅是在体内发育的。它们行动活泼,足和口器等一般外

形,都与成虫十分相似,触角节数略少。

锥尾亚目的要到第三龄开始出现翅芽,此时它们行动迟缓,也不取食,我们称为前蛹期。到

了第四龄,开始进入蛹期,它们就不食也不动了。它们的触角,向后平置于头及前胸背板上,而且也不能活动。

还有一种长角蓟马属,它们只有三龄,它们不经前蛹期而直接进入蛹期。

管尾亚目从第三龄开始行动迟缓,触角和足变短,但翅芽还未外露。到第四龄,触角开始伸

长,并且向头背后弯,翅芽外露。第三、四龄我们叫做前蛹期,第五龄称为蛹期。也有些昆

虫学家,将管尾亚目的第三龄称前蛹,第四、五龄合称为蛹。

蓟马食性是很复杂的,植食性种类很多。它们体小或活动隐蔽,为害的初期,是不易为人们

所发现的,往往在造成严重灾害后,人们才知道。

蓟马是以它的挫吸式的口器,刮破植物表皮,用口针插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的。它们喜欢

取食植物的幼嫩部位,如植物的芽、心叶、嫩梢、花器、幼果等。

叶片被它们伤害后,常常留下黄白色斑点或银灰色条纹,使叶片卷曲、皱缩甚至全叶枯萎。

嫩芽、心叶被害后,植物就会呈萎缩状,出现丛生现象。瓜果类被害后,除了引起落瓜落

果,还使瓜果表皮粗糙,呈黑色或锈褐色疤痕,降低瓜果质量。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植食性种类,可以形成虫瘿。有的蓟马在为害植物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