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奉上,明天继续! ———————— 坂本在这两个月所做的,都是训练自己及部下如何躲避八路军的X2。 确切的说不是躲避……因为对于可以拐弯、追踪的飞弹来说,躲避基本是没用的,只有将其引爆,用坂本的方式欺骗近炸引信将其引爆。 要做到这一点,说难不难说不难又不简单。 说不难,是因为它练来练去其实就两个基础的战术动作:迎面接敌时偏离航线不要与敌机相向,在合适的时机加速并同时做大角度机动。 前一个战术动作在实战中通常不会使用,因为迎面接敌时如果不与敌机相向而行就意味着侧着机身面对敌人,这会增加被弹面积更容易被敌人击坠,同时自己的机头还偏离敌机无法瞄准射击,这几乎就是放弃了对射的机会把自己当靶子一样摆在敌人面前。 因此,相当一部份飞行员其实是反对坂本这个战术。 但坂本却以有力的分析说服了他们。 “我们需要把战斗分两种情况对待!”坂本太郎说:“如果敌人用的是X2,那么我们这个战术显然就是有效的……” “如果敌人用的是机枪呢?”有人反问:“我们都知道,敌人在发射X2后同时也会用机枪扫射!” 坂本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但是,X2是在远距离不是吗?如果是近距离发射,那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同时也会使他们自己的战机处于危险之中!” X2的杀伤范围初步估计有几十米远,尤其是它的弹片,对毫无防御能力的“零战”很有杀伤力。 因为有这个杀伤范围,所以“拉5”也不敢在百米左右的距离发射X2,否则,在炸弹炸开的那一刻,“拉5”就恰好冲进爆炸区而且还是与弹片相向而行……这就像新兵初上战场时投掷手榴弹往往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手榴弹往前一抛还没等它爆炸就往前冲,结果自己冲进自己投掷的手榴弹的杀伤范围。 坂本接着说道:“所以我们应该把它分成两个阶段对待,如果敌人发射X2,这时是远距离,也就是我机在敌人机枪射程之外,这时我们就算增加被弹面也没什么区别。等我们成功的躲避掉X2时,那时再考虑机枪的问题!” 这么一说,部下们就没人反对了。 因为情况也的确像坂本说的那样,敌人的进攻其实是分两阶段,先发射X2,之后再机枪扫射。 只不过,在以往的实战中通常是两机相向对冲,以致于这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太短,飞行员们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现在,如果不是两机相向对冲,这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就会被拉长,帝国飞行员也就有了反应时间。 于是,所有人就同意了坂本的训练方案。 但如果说这战术不难,显然又是不对的。 因为它最重要的是时机的把握:什么时候偏航,偏航角度是多少,什么时候加速并大角度机动,所有这一切都要恰到好处,角度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 如果时机不对,就很可能无法骗过近炸引信也就无法将其引爆,结局就是机毁人亡。 这也是为什么,在八路军第一轮俯冲之后,虽说鬼子有躲避战术但还是有战术被击坠的原因。 原本在这时候,突然发现敌人有对付X2的战术,多数指挥官就慌了……敌人有准备而我军没准备,每架战机只有两枚X2,打出一枚后效果并不理想,敌我依旧势均力敌而我军飞行员素质普遍较差在狗斗中不占优势。 不过雷劲松却临危不惧,他下令道:“全体都有,保持速度,轻易不要追尾敌机,将目标转向敌人‘高火’,注意俯冲射击!重复,目标敌人‘高火’,俯冲射击!” 雷劲松之所以强调“俯冲射击”,是因为时速更快的“拉5”如果追着敌人“高火”或是“零战”的尾巴射击的话,虽然命中率更高,但却必须得降低自己的速度。 速度一慢,马上就会成为敌人“零战”的目标。 之所以要把目标转向“高火”而不是俯冲射击敌人的“零战”,则是因为雷劲松考虑到一点:这批鬼子飞行员的素质看起来不一般,“拉5”对其俯冲射击的话,只怕会轻易给他们躲过。 不只如此,说不定还会被鬼子倒打一耙……水平高的飞行员,能够根据敌机有规律的飞行轨迹预判其下一步位置打提前量,因此,“零战”也是有可能击落保持高速的“拉5”,只不过相当困难。 雷劲松不愿意冒这个险让飞行员与鬼子缠斗,他想:鬼子的“人操高火”是一次性用品,是实施自杀式轰炸的,它的飞行员素质肯定不高吧?那为什么不捡软柿子捏? 于是,“拉5”就变更了自己的攻击目标将重点转移到鬼子的“人操高火”上。 只见一架架“拉5”在空中绕了一个大圈,其中更多的是选择仰天爬升之后做一个倒勾式机动从高处俯冲回鬼子的“高火”群……这种机动更安全,因为它在做返回的动作的同时也完成了爬升,马上就可以对目标实施“俯冲射击”。 接着,只见一片机枪的“哒哒哒”声,鬼子“人操飞弹”一架接着一架的被命中失去平衡…… 鬼子“人操飞弹”的问题不仅是飞行员素质不行,他们只是步兵经过简单的训练就派上战场了,更重要的还是“人操飞弹”能进行的操作只有保持稳定飞行和简单的转向,因此根本就无法躲避“拉5”的扫射。 霎时就一架接着一架的被打着了火,接着“轰”的一声就在空中爆炸,还有的是被击中了机翼,失去平衡后一头就栽向地面,途中还带着螺旋的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