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仪运来后直接就送到原常机场组装而不是三家店。 原因是三家店地处根据地腹地而且在吕梁山一带,运输“高火”这种体积较大的东西不是很方便。 “高火”通常都是用汽车运输的,为了保密在运输其次还需要用木箱封装,偶尔运力不足时才用马车运。 不过不管是汽车还是马车,一路摇摇晃晃的难免会出些问题。 于是又需要一批技术员跟随着“高火”随同运输和调较……这时王学新才切实的感受到人才不足的尴尬,苏教授这批研究员是忙得团团转,又搞研发又当技术员,恨不得一个人当作两个人用,就连苏教授也不例外,天天不是跑这里就是跑那里。 但是没办法,全军就只有他们有文化……确切的说,八路军有文化的人也能找出一些,但能达到调较“高火”这层次的,就只有他们了。 原常机场原本是用来试射的,这时就被用作“高火”的组装和储备基地。 王学新之所以选择原常机场,是因为顽军之前在这机场周围构筑有工事,防炮洞、地下仓库等一应俱全,整个工事围绕着机场一圈围得水泄不通。 由此也可知还处在军阀状态下的顽军其战术有多落后。 机场这地方是一片平坦之地,防御应该主要在外围而不是直接在机场周围构筑工事。 在机场周围构筑一圈严密的工事意义何在? 机场难道不是为了能够安全的起降飞机吗? 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顽军就算把机场周围的工事构筑得再强大,鬼子只要在几里外架起几门迫击炮就能轻松的瘫痪整个机场。 接着,驻守机场工事里的顽军就不攻自破。 因为他们无法得到外援总有一天弹尽粮绝,鬼子只需要静静的围着,然后就等着机场守军投降就可以了。 正确的防御方式,应该是根据敌人的火炮射程布设,至少要在几公里外构筑防线,如果防线被突破,机场实际已经失守,也就没有必要再耗费人命和兵力守下去了。 王学新想,以前的顽军之所以会这么构筑工事,大概是因为作战思维还停留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把敌人当成武器装备落后的军阀,还没有从那种平面作战的思维跳出来。 最终却是耗费大量财力构筑的工事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像这样的事在华夏战场上发生过太多了。 不过这样的工事却给王学新利用起来。 “高火”需要大量的火药。 一枚“高火”八百公斤装药,十枚就是八千公斤……一天能产三十五枚“高火”,也就是正常来说每天就需要28000公斤火药。 绝对是火药大户。 不过好在这东西对火药的质量要求不高。 这不像炮弹、子弹之类的为了炮手、射手安全,另外也是对精度和设备保护的要求,对火药质量要求较高……八路军以前用的复装子弹,打几发子弹就要清洁枪管。 “高火”这东西没那么骄气,它的精度不是靠发射药发射,而是靠控制系统自我调节,至于威力……只要量足够大,什么质量的火药都能发挥出足够的威力。 好在八路军不缺火药。 不只不缺,应该说是产能过剩。 确切的说,是在王学新引进了鹰酱的子弹生产线以及制酸设备,使八路军有了生产高质量火药后才造成的产能过剩。 往常,八路军那是全员生产火药,根据地的百姓闲时在家,有事没事就会整点土制火药,要不就是自己折腾点地雷、手榴弹或是炸药包什么的,百姓自行生产复装子弹或是猎枪也是常有的事……这时代就不存在什么安全生产的问题了,前方战事打得那么紧张,整个国家都要被鬼子占领了,谁还顾得上这些。 不过生产的地方一多,百姓用于生产的方法也不一,质量就难免良萎不齐。 但当时的八路军就那条件,有这种土制火药就不错了,就这火药造出的子弹还人均只有十发。 然而,王学新从鹰酱那引进了设备把子弹生产机械化、规范化之后,这些土制火药瞬间就失去市场了,于是就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说它有用吧,八路军已经不喜欢用这种子弹和炸药包了。 说它没用吧,许多游击队还难着梭镖、大刀。 于是就使这种土制炸药陷入尴尬的境地,许多地方存在仓库里不知该往哪里送。 “高火”一出,这问题就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不过当然,出于战斗威力和效果考虑,“高火”也应该用质量好、威力大的火药。 但那是以后的事,等工业发展到那时候八路军用得起的时候再说。 现在就先把这些“过剩”的火药成吨成吨的往鬼子那打,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这些火药是肯定不会运去兵工厂在那组装的。 开玩笑,兵工厂是什么地方? 机器、设备,还有人才的聚集地,火药成成堆成堆的集中在那里,万一要是出什么差错就一把火全烧了。 因此,王学新对“高火”是这么操作的: 火药一袋袋的装成炸药包,与“高火”分开储存运输。 只有“高火”到战场时或是战前准备时,再把一袋袋炸药包临时装进“高火”里做好发射准备。 八百公斤,如果以一个人的重量50公斤计算,也就十几个人的体重装起来也不费多少时间。 王学新认为这事还是要安全第一,否则一个引爆就会引起殉爆,那炸起来就是一大片了。 平时,这些火药就储存在距原常机场几里远的仓库里。 “高火”从兵工厂运送到机场,陀螺仪从西安也运到机场。 装上陀螺仪后先进行初步的测试,比如放在台上试试自动控制系统是否灵活,操作是否正确等等。 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