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少校很聪明,他带着部下上场时两个人分开位于两个位置。 这样可以对目标形成交叉火力避免视线死角……有些目标在这个位置看不到在另一个位置就能看到,实战中甚至还可以互相掩护。 出于公平考虑,在托马斯上场时就是由八路军战士起靶,八路军上场就由鹰酱大兵起靶。 其实王学新觉得这都无所谓,因为这比的项目不是打得准,而是测试两把狙击枪与一把狙击枪在同样时间内谁打的目标更多……因此只要时刻保持着三到五个靶立着其中还有些红靶就可以。 所谓的“红靶”就是用来模拟重要目标,通常会在再隐秘的位置比如在掩体内、石堆后,或者灌木里只露出一角。 这是王学新用来训练狙击手们在战场上要有选择的打更有价值的目标而不是乱打一气。 比如机枪手、迫炮手、掷弹筒射手、军官等等。 战场上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值十个普通目标一点不为过。 不过在训练场上而且是测试谁打更多目标的实验,王学新和托马斯少校一致认为红靶值三个普通靶,同时两发命中同一靶也只计一个靶分……实战中同一个目标可不会死两次。 随着孙尔威一声大喊“开始!”,各个方位的胸靶就接二连三的立了起来。 托马斯少校和那个被称作汤姆的狙击手的确有两下子,他们不愧是用惯了春田步枪的兵,拉栓动作十分娴熟,射击完后还时不时转换狙击阵地……这次测试是以实战出发,实战当然要不断变换阵地。 这也让王学新对托马斯少校多了一层肯定。 他要是与部下两人从头到尾都呆在一个位置不动射击,虽说有作弊的嫌疑但王学新也不好说他什么。 八路军的确也可以跟他们一样不换阵地持续射击,但两支步枪降低难度与一支步枪降低难度相比显然更占便宜。 托马斯身为一名一战过来的老兵,这点计算当然是会的,但他还是没有占八路军便宜。 他在这一点上保持了绅士风度,或者也可以说,他是对自己能获胜有十足的信心,以为根本不需要占便宜。 随着一声声枪响,为时五分钟的射击很快就结束了。 五分钟不长,但狙击手讲究的就是反应和速度,太长时间的测试反而失去了意义。 一个个靶子被送上来清点,不久孙尔威就宣布:“两人一共击35发子弹,命中8个目标,其中3个红靶,一共14分!” 托马斯对这成绩并不是很满意,原因是汤姆几次挑选射击难度太大的红靶而使命中率偏低……像这种难度太大的目标,托马斯少校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放弃。 鹰酱大兵则不约而同的握着拳头欢呼,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如果是实战,他们两人在这五分钟内很可能已经让八个敌人失去了战斗能力。 接着是猫犊子带着锄头上场。 猫犊子手持狙击枪,锄头背着一把冲锋机关枪手持望远镜在旁边跟随。 两人上阵前花了点时间进行沟通……这倒不是“占便宜”,而是托马斯和部下都是单枪匹马,八路军这两人需要协同,自然要分析地形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另外,就算是在实战,很多时候分析地形和沟通都可以在战前进行不会影响战斗时间。 接着两人就进入第一狙击位做好准备,随着孙尔威一声喊,靶子立起的那一刻猫犊子就扣动扳机命中一个红靶。 然后两人迅速更换狙击位,一探头再次命中一个红靶。 …… 看到这一幕孙尔威和托马斯少校都愣住了,这命中率高得有些离谱,且击发速度不比两支步枪开火慢多少。 孙尔威甚至小声嘀咕了一声,问托马斯少校:“他们怎么做到的?是枪法比我们更准吗?” 托马斯观察了一会儿,脸色十分难看的摇了摇头,回答:“不,他们并不是枪法准,而是两人分工合作紧密协同,这才达到了最佳的狙击速度和命中率!” 被托马斯少校这么一提醒,孙尔威认真也从协同这方面观察了一会儿,然后也看懂了。 事实的确像托马斯说的那样,这两人虽然共用一把狙击步枪,但他们其实是协同而不是共用。 观察手通过望远镜能更全面、更准确的观察目标并对目标价值做评估和比较……当狙击手射击时,观察手就在寻找下一个目标并决定下一狙击位和角度。 这样一来决策方面的事就由观察手负责,狙击手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根据观察员提供的方位找到目标并将它击倒。 因此他们几乎每次都是最佳选择,再加上战士本身的枪法,于是命中率才高得惊人。 五分钟结束。 原本还兴高彩烈的鹰酱大兵此时已经没有半点声音了,因为这结果根本不需要检验,差距大到毫无悬念。 事情也果然如此,验过靶后孙尔威就叹服的望向王学新,说:“一共击发21发子弹,命中15个目标,其中4个红靶,一共23分!” 这个成绩在王学新的意料之中。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这是实战的经验,两名狙击手协同合作的效率会远高于两把狙击枪,这也是现代为什么总是用两人狙击小组的原因。 “我们输了!”托马斯少校上前握着王学新的手,说:“你是对的,虽然我们能击发更多的子弹,但因为在射击的同时还要思考狙击位及目标选择,于是不够专注直接导致命中率下降。而你们的协同方式……我认为这是种很好的战术!” 说着托马斯就转向孙尔威:“少校,我建议我们部队使用这种狙击战术,你不会有意见吧!” “当然!”孙尔威笑了起来,他拍了拍王学新的肩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