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新也不想用什么木制简易工具,但是八路军就这条件,而且这些工具据说只有上海才有…… 上海这地方比较特殊。 此时华夏的工业水平十分落后,各领域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有许多东西对于重庆方面而言都是先进的稀罕物,上海却因为有许多租界和工厂而很常见。 比如老式生产固体火药柱所需要的卧式混和机、差速恒温压延器等就是如此。 八路军总不能千里迢迢、千辛万苦的赶到上海去高价买了这些东西然后做给楚云飞看吧? 这还处在被封锁的情况下呢! 这不说很难做到,就算做到了也不真实……楚云飞一看,八路军居然有这些东西?不应该都是些土不拉叽的玩意吗?其中会不会有诈? 于是马上就怀疑上了! 王学新问目瞪口呆的浅野相原:“有什么问题吗?自制工具无法做到?” “不不,可以做到!”浅野相原赶忙回答:“其实,之所以需要这些工具,是因为它们在混合速度和温度上能更准确,于是在压延、混合时尽可能减少风险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自制工具不是不可以,就是……” “更危险是吗?”王学新问。 “是!”浅野相原回答:“比如辊筒的温度,太高了会起火甚至爆炸,低了压延效果不好……” “多压几次可以提高效果吧?”王学新问。 “当然,可是……”浅野还想说什么,却被王学新打断了。 “这就行了!”王学新说:“马上开始吧!” 王学新知道浅野要说什么。 用这种自制工具原本就危险,多压几次就意味着成倍的危险,最终肯定影响产量。 浅野不知道的是,这恰恰是王学新想要的。 这不完全是坑楚云飞。 事实上,晋绥军手里有许多军工人才,毕竟原太原兵工厂是华夏数一数二的兵工厂,阎老西也网罗了许多国外留学归国的人才。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叫张恺的,他从鬼子帝国大学化工毕业,回来后仿制成功了廉价的硝酸铵炸药,这种炸药还被阎老西命名为“恺字炸药”。 既然阎老西有这些人才,那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八路军这些工具的原型,接着就会自行去上海购买,然后就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王学新这么做,一是自制工具更符合八路军的情况,二是他希望让敌人产生轻敌的心理…… 当他们看到八路军生产固体火药柱的过程时,只怕就要暗松一口气了。 原来这玩意的生产这么困难、这么危险,尤其八路还在用这么简陋的设备生产,那肯定无法大批量生产,所以还担心什么呢? 这很重要。 因为顽军就是在百团大战之后,发现八路军已经壮大到一百多个团,才彻底掉转枪口针对八路军。 如果再让他们发现八路军能批量生产火箭筒……那还不得马上撕破脸? 接着王学新在总部多呆了几天,等这些自制工具完成且工人都能熟练操作后,这才放心的赶往赵家峪。 到了团部跟李云龙一说情况,李云龙就“嘿嘿”的笑了起来:“他娘的,这么多天没回个话,老子还说这买卖要黄了呢,没想到上级还同意了!” “必须得同意啊!”王学新说:“这可是子弹生产线,咱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能不同意吗?” “我也这么说啊!”李云龙深有同感:“不就是一个火箭弹吗?那么个小玩意,换个能下子弹的宝贝,值啊!可政委一个劲的说要谨慎要谨慎。谨慎个啥呢?要是担心敌人用火箭筒对付咱们,咱们再整个能对付火箭筒的玩意儿不就完事了吗?” 王学新嘴上应着,心下却暗道,你当这研发装备是请客吃饭呢,说研发就研发! 何况火箭筒这玩意即便是到了现代也没有很好的对付方法! 相比之下,赵刚就显得谨慎得多,他问王学新:“王学新同志,真的没问题?上级都考虑清楚了?” “放心吧,政委!”王学新回答:“上级考虑清楚了!首长说,咱们得站在民族大义上看问题。顽军之所以在鬼子面前一击即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反坦克装备。有了火箭筒后就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增强了顽军的反坦克、反装甲能力,这对华夏、对抗日事业是有利的嘛!” 赵刚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他不是没想过这个。 如果顽军用火箭筒对付鬼子,他是一点都不担心。 他担心的是…… 以顽军那德性,只怕更多的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甚至还把技术泄漏给鬼子。 王学新接着说道:“首长还说,此时顽军消极抗战的情绪十分严重,军队士气十分低落,投降叛变的现象屡禁不止,咱们把火箭筒技术卖给顽军使他们有反坦克的能力,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舞其士气刹住这股歪风!” 此时顽军的情况的确像王学新说的那样,说是士气全无也不为过。 这一是身为副总统的汪伪叛变投敌对士气造成的打击。 二是顽军装备的确处于绝对的劣势,军队中普遍存在着失败恐敌的心理。 在这时候汪伪又抓住这心理宣传所谓的“曲线救国”理论,于是就给这些投降派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借口。 更严重的还是,重庆方面居然在这最应该强硬、最应该振奋士气的时候秘密与鬼子展开停战谈判…… 这“秘密”当然不会是秘密,鬼子会通过自己的渠道暗中透出风声。 于是顽军从上到下都无心抗战,对付起八路军却劲头十足。 “说得对!”赵刚连连点头:“这么说,卖火箭筒就不只是装备的问题,是共同抗战一致对外的问题,应该卖!” 王学新补充道:“政委,咱们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