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弹性防御战术就用上了。 这战术虽说是王学新为解决黑云寨的问题提出来的,但却不是胡说。 弹性防御战术的优势,就在于放弃前方表面阵地后,地下工事也就是坑道里还藏着一部分兵力。 这些坑道因为一时半会很难被肃清,于是敌人在反斜面就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因为构筑的防御工事很可能背部就正对着敌人的坑道口。 而且这些坑道口都需要有机枪或布置哨兵将其封死,又或者用炸药包将坑道口炸塌。 不过因为有隐形坑道口的存在,这些都不是很好的办法。 王学新所在的七连受命撤回二号高地,一同撤回去的还有八连,只有九连七十余人以班为单位分散到坑道工事里继续战斗。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七连、八连战斗力更强更适合地表战斗。 这其中尤其是七连,所有打原发子弹的神枪手都调到王学新的一排。 可想而知,如果将王学新的一排安排在坑道里,远射程的三八大盖就完全无法发挥作用。 二号高地是二营的阵地。 王学新等人一撤下来,二营的战士就一个个的朝他们喊道: “同志们,辛苦了!” “三营的同志,打得好,接下来看咱们的!” “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 王学新听着心下有些温暖。 别看独立团平时因为“谁抢到装备就归谁”这道命令内部斗得厉害,但真要跟鬼子干起来,依旧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他们这是完美的诠释了“兄弟嬉于墙而御于外”这句话。 七连、八连撤下来后就得到一点休息时间并补充了些弹药。 休息的地方在二营第一道防线后方。 由于熟悉地形及坑道的位置,他们接着还需要配合二营的战士反攻,到时才能与二营换防并将阵地交给二营。 王学新依旧无法入睡。 天空下起了小雨,为了避免身上的棉衣被淋湿,王学新就将缴来的雨披披在身上,然后从挎包里掏出玉米饼,另一手拿着水壶就着冰冷的水有一口没有一口的填着肚子。 “排长!”这时虎子上来了,他报告道:“二班长烧是厉害,快撑不住了!” 王学新一愣,他一直都没发觉陈浩有什么异样,怎么突然间就撑不住了? 王学新没有迟疑,将玉米饼往挎包中一塞,一边旋紧水壶盖一边跟在虎子后头摸着黑沿着交通壕往前走。 走了十几米就停了下来,王学新上前一看,二班长陈浩躺在地上面色苍白呼吸急促。 王学新往他额上一摸,烫得像热水瓶似的。 刘大作用蒙了黑布的手电在陈浩身上这照那照,说道:“奇怪,没见有什么伤啊!” 王学新看了下陈浩腰间勒得特别紧的武装带,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轻轻解开武装带再掀开棉衣,然后大家就都明白了,里头一片鲜血,只用绷带糊乱包扎了下,由于外面包着棉衣再勒上武装带,所以看起来没什么异样。 “负伤了咋不早说?”王学新皱起了眉头。 “排长。”刘大作替陈浩解释道:“班长老说‘轻伤不下火线’,他担心说了您让他下去,所以才……” 王学新一时无语,这也不叫轻伤啊! “马上把他送下去!”王学新下令:“动作快!” “是!”两名战士应了声,就抬来担架将陈浩送走。 王学新有些无法理解这种坚持。 负伤了还强撑着作战,接着不就会成为重伤员甚至丢了性命吗? 这对部队及战斗力同样也是种损失,这么做真的值得? 后来王学新才明白,用理性和科学来计算,这种做法的确不值得,但战场需要的不只是这些,还需要精神和意志。 没等王学新理清思绪,吴磊那边就喊了起来:“全体都有,战斗准备!” 接着就是一次反攻,战士们成功歼灭了进入反斜面组织防御的一个日军中队并缴获了不少弹药。 在此之前战士们已经很难得能缴获弹药了。 原因是鬼子知道八路军需要从他们身上补充,于是就将原本125发的弹药基数缩减为只有一个前盒加步枪里的一个弹夹,也就是35发。 这个弹药量对于山地进攻来说并不算少,因为许多人的确连35发都打不完。 就算打完了,鬼子也可以将弹药盒抛掷到需要补充的位置。 虽然麻烦了些有时还会影响战斗,但却能成级数的减少了八路军在战斗中的弹药缴获量……这对鬼子而言也是一种战斗成果。 但是,这一回将鬼子放进来再反攻回去就不一样了。 鬼子原以为八路军是守不住一号高地而彻底放弃,为了守住这好不容易才占领的地方,就将弹药前运并组织防御。 结果八路军地表、地下协同来了个漂亮的反击很干脆的歼灭了鬼子一个中队,一次性就缴获了三万多发子弹还有大批手榴弹。 在后方指挥战斗的安达二十三这才明白过来,感叹道:“原来是这样!真是高明的战术啊!” 说着,就在笔记本上将战术要点记了下来。 安达二十三直到现在还没有发起总攻,一方面是不希望在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贸然出击造成部队过大的伤亡,另一方面就是想彻底弄明白这种战术的作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是冈村宁次教给安达二十三的华夏名言。 接着,安达二十三就向冈村宁次致电:“八路军的战术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们有时会撤出表面阵地将少部份士兵留在坑道内,等我军进入阵地时,就会形成类似遭到‘渗透战’打击的不利局面。” 冈村宁次不由恍然大悟。 日军要发起“渗透战”十分困难,因为那需要大量的时间培养会汉语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