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但信陵君因魏王的猜忌而心灰意冷,整日醉酒度日,不肯清醒。 两人相对枯坐,赵豹以为自己这次又会无功而返。 这时,有信陵君的门客匆匆到来,面色复杂地呈上拜帖。 这拜帖是纸做的。 秦国几年前就用纸逐渐代替竹简木简,各国虽也跟上,但造纸技术是个难题。虽然他们能从秦国偷技术,但花费太高。除了赵国咬牙跟上,其他国家均已经放弃。 对贵族而言,竹简木简和纸也没太大区别。他们不在乎这点成本。 不过赵国有太多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所以造纸工坊并不多,纸张还没有普及。特别是拜帖,贵族更喜欢用木牌竹牌。将纸作为拜帖,只有秦国人。 信陵君怒道:“秦国人的拜帖,扔出去!” 门客语气低沉道:“是朱襄公派来的使者。” 信陵君和平阳君均是一愣。 沉默半晌,信陵君放下酒碗,让人打来水,整理了一下仪容,洗干净满是酒味的手,又换了一身衣服,才接过薄薄的拜帖。 平阳君看着信陵君难得整洁的模样。虽然信陵君眼中还有醉意,但他仿 佛看到了曾经信陵君那个意气风发的模样。 朱襄送来的与其说是拜帖,不如说是信。 朱襄从好感度系统中得知平原君赵胜离世之后,就一直想送吊唁的礼物。 只是赵国秘不发丧,他不好说自己为何知道平原君离世了。 蔺公是真的给他托梦了,总不能说平原君也给他托梦?所以他在秦王得知平原君离世的时候,才送出吊唁的礼物。 这一来二去,待他礼物到达的时候,秦王柱都要出孝期了。 朱襄本想直接将礼物寄给平原君或者平阳君,但转念一想,他一个秦国重臣给赵国宗室寄礼物,他倒是无事,恐怕赵国贵族又要说三道四,连累平原君和平阳君。 正好信陵君在赵国,又是平原君妻弟,他便将礼物送到信陵君府上,请信陵君转交。 同时,他也有很多话想与信陵君说。 信陵君将这封简短的信交给平阳君后,自己亲自出门迎接朱襄派来的使臣。 朱襄身边的仆从不多,一直用秦王的人。这次他难得让家中寥寥无几的仆从亲自走一趟。这个仆从见过信陵君和平阳君,虽然信陵君和平阳君都不记得他了。 仆从打扮得就像是一个商人,十分低调。 他奉上礼物和另一封厚厚书信后,就不再说话,只在信陵君提问的时候回答。 他这一番言行,表现出朱襄的诚意——朱襄是以友人身份派人来吊唁,与秦国无关。 朱襄送来的礼物除了符合当时礼节的贵重物品之外,还有南瓜种子和种植方法。 这是他给秦王柱打过报告之后,秦王同意的行为。 南瓜能救荒,但不能久放,还不好运输,既能救赵民,又很难成为赵国军粮。所以秦王柱愿意卖这个好,给自己刷一下仁义的名声。 秦国正式准备打天下,秦王柱与秦昭襄王不同,他对荀子“仁义之师” “✖” 平阳君赵豹想起曾经与朱襄那些不太好的过往,看着南瓜种子的眼中泛起泪意,“即便已经是秦臣,他也记着赵国的庶民。” 信陵君道:“立场区别,不改变我与他的友谊。来看看他劝了我什么。” 信陵君让人安排朱襄派来的使者住下,将其他礼物全部交由平阳君,只拿出了朱襄那封厚厚的信。 平阳君很担心朱襄会游说信陵君入秦,便借口想多得知朱襄的消息,也厚着脸皮留了下来。 信陵君没有拆穿,但没有将自己的信给平阳君看。 他只是告诉平阳君,自己绝对不会入秦。 “因为秦国下一个 目标,定是韩魏。” “⅔()⅔” 平阳君伏地作揖,心中难受不已。 信陵君来到很久没有去的书房,点燃蜜烛,神思恍惚了一会儿,才拆开朱襄写的信。 朱襄直来直去,没有过多寒暄,说起自己入秦后的一些趣事。 比如对方士的不满,比如李冰治水,比如自己南下种田。 他在信中没有写机密的事,所诉说的事信陵君都已经知晓。他只是从当事人的身份,对这些事进行了详细的主观描述。 比如对战方士,他没有用什么神异手段,只是拆穿对方戏法。 还有与李冰开山铸造堤坝时,朱襄隐藏了火|药,但把用热胀冷缩让岩石裂开的事写了出来,然后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