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郑家过的自在,宝钗这些日子,却是焦头烂额,只因三司会审以来,薛蟠过了两回堂,旁的与他案子有牵连的官员还在审查,金陵旧案,他虽只有纵奴行凶之责,可他在太平县打人致死的罪名却是定了的。 夏金桂家虽也只是皇商,可跟内务府、户部也有关系,自然也打听到了,于是在家里闹了个天翻地覆。 薛姨妈本就伤心,如今又添了媳妇给的气受,如何受得住,才过了几日,便病倒了。宝琴与哥哥商量,便派了人,去荣国府,通知宝钗。 宝钗正在荣禧堂,王夫人也听了消息,心疼自己的妹妹,又喜欢宝钗这个媳妇,如今府里不能直接帮上忙,她有几分愧意,便同宝钗说,让她经常回娘家去,多劝劝薛姨妈,事情还没有定下,说不定还有转寰的余地。 宝钗自己却是没抱多少希望,贾琏在外面帮着打听,如今该知道的,她也知道了,单就太平县那人命案,便是有行凶杀人之实,何况还有金陵的那宗旧案。如今贾雨村将案子的责任全推到她已故舅舅王子腾身上,可薛家没有依仗的人,单太平县一宗事,便难善了。 宝钗匆匆回来,只带了莺儿,只是刚进二门,就听到她嫂子夏金桂在囔囔:“你们好狠的心,当初说什么有权有势,打死了人不必在意,现如今又怎么回事!眼见罪名都要落下来,可是杀头问斩的罪,却没有一个亲戚出面……” 夏金桂其实已经闹了一会儿了,薛姨妈应了她两句,反被她气得差点倒了,宝琴忙叫了丫头来,强扶回屋里去。 屋里薛姨妈倚在小炕上流眼泪,觉得自己这是作了什么孽,才迎了这么一个媳妇进门。 外头的夏金桂,也觉得自己是瞎了眼,怎么进了这家的门。 当初说亲的时候,薛家使来的媒婆,口中说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在金陵如何风光,又说薛蟠的舅舅是九省督统,姨父还是国公府上,表姐在宫里头做贵妃娘娘,还有一门双候的史家,也是有姻亲关系的。 夏金桂母亲原不太相信,还使了钱,让人去打听,不想还真是如此,还打听到荣国府的女婿亡于任上,在那之前,可是巡盐御史,天子心腹。薛家这几门亲戚,真正是权势滔天。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夏金桂与母亲才点头同意了这桩婚事。夏家虽然也是在户部挂名行商,可到底也只是商贾之家。而且夏家偏偏又只有夏金桂一个女儿,族里人一直想盘算她们的家产,若是能同薛家做了亲,那日后行商买卖,自然更添一层依仗不说,族里人再不敢打她们母女的主意。 可自打夏金桂嫁过来,就发觉得事态不对。 首先,薛家这样人家,居然长期借住在荣国府。当时娶亲,居然是在荣国府办的婚事。若说因为荣国府当家的太太和薛姨妈是姐妹,感情好,可哪有这样的规矩。她自打入门,便提了多少次搬出去。薛姨妈总是不同意,她一度都怀疑是不是薛家在京里没有宅子。好在后来证实了,确实是有的,就是如今住的这里,宅子大,位置也不偏,虽说比不得荣国府,可着实是不错。她才放下心来。 只是明明自己家有宅子,又修葺好了,薛姨妈还是不愿搬离荣国府,还是后来小姑子突然家来,不知与薛姨妈说了什么,然后才搬离贾府。她悄悄使人去打听,才知道荣国府那个大观园,居然自家抄检起来。虽然她觉得很不吉利,可那是贾家的事,她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搬回了薛家的宅子,后来小姑子又三五不时回荣国府去住,夏金桂哄住了薛蟠,看了家里的账本,才知道薛家如今早不剩多少家业了。薛家名义上还是皇商,可这些年因薛蟠愚蠢,原来赚钱的生意几乎都丢了,如今给宫里供应的东西,只剩绢花这么一项没多少利钱的生意。至于金陵的产业,也赔折得差不多了。 夏金桂在家时候也读书识字,又管着家中生意,多少事情细细一算就能清楚。她明明都嫁过来了,薛家却不肯让她管理家业,仍由小姑子把持着,由不得她不多想。当初住在荣国府的时候,她就留了个心眼,花了点钱,派人打听过了,贾家可不就是发的绝户财,盖那座省亲别院,用的大半都是林姑娘的银子。那还是荣国府老太太嫡亲的外孙女呢。薛家当初想娶自己进门,只怕存心不良。自己上无父亲下无兄弟,只得一个老母亲,这薛家只怕打着吃绝户的主意呢。 以前碍于王家势大,荣国府又有个贵妃,夏金桂只能寻薛蟠的不是,闹上一闹。现在薛蟠入了大狱,又是三司会审,过堂的情况夏金桂也知道了,见薛姨妈这般伤心,天天叹气,小姑子隔三岔五回来,她问了几回,可也没个准话。 夏金桂细细衡量一番,又偷偷回家与自己母亲商议一回,派了人去多方打听,很快便知道,薛家如今也没有什么势可仗了。母女二人一番合计,唯今之计,和离才是上上策。自己家中如此富贵,再要挑一个合意的丈夫定然不会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