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晋庭汉裔
  4. 第五十二章 婚宴之三(4k)
设置

第五十二章 婚宴之三(4k)(2 / 3)


说,在成都之乱中,卫瓘便是最后的胜者,是谋胜三位名将的不朽传奇。

而在之后的岁月里,这位老人历任边疆各地要职,扫平边患,皆有政绩,也是唯一一位活着的开国县公。

如今的卫瓘,已经是半退隐之身,而他之所以退隐,就是遭受了杨骏的排挤。而在场诸人看见卫瓘也身在此地,无不感到万分振奋,大家都想,有菑阳公在,政变就一定可以成功。

现在卫瓘说话了,他的音调很疲倦,但言语的份量却很重,他道:“谋反这样的大罪,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下的,敢问鲁郡公,可有杨骏造反的实证?”

“哦?”贾谧眯起眼睛,问道,“菑阳公是什么意思?”

卫瓘没有因为贾谧的年纪小,就产生任何的轻视,他苦口婆心道:“鲁公,谋反这种罪名,祸及三族,不提则已,一提则血流成河,故而不可妄论。哪怕是皇帝亲自定罪,如果没有实证,也是难服人心的。”

“要么会令朝野离心,甚至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如果没有实证,我建议还是谨慎一些,以现在的情形,也足以用大不敬之名,来治罪杨骏了。”

出人意料,这是反杨的密会,可卫瓘的字里行间,竟然是想保下一部分杨党,这让贾谧的笑容有些生硬。他喝了一口水,笑道:“菑阳公确实是好心,但是如果连陛下与皇后的话都不算实证,那莫非要等到杨骏真的篡位自立了,我们再动手不成?”

“这是国家社稷生死存亡的时刻,除恶务尽,当时菑阳公在成都,不也是这么做的吗?”

贾谧说得很和善,但是言语中对卫瓘的不满,也是毫无遮掩,两人相互注视着,使得场面上的气氛有些冰冷。

片刻后,卫瓘移开眼神,对众人说:“我只是提出一点见解而已,鲁公听与不听,或者说皇后听与不听,都不是我能左右的。”

言下之意,是他让步了。众人松了一口气,但大家也听得出来,这话语中带着三分讽刺。

贾谧狠狠盯了卫瓘一眼,继续对众人道:

“事情就是这样,今天我来见大家,是受了皇后的嘱托,希望诸位能够同心协力,勠力诛贼,还大晋一个朗朗乾坤!”

说罢,他振臂一呼,对众人郑重行礼道:“就拜托诸位努力了!”

贾谧这么一说,来参会的人自然都卖他面子,纷纷说些什么“为国尽力,臣子岂敢推辞”之类的话。

但上面说了这么多,只不过是这次密会的由头罢了。

反杨,到现在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政客的共识。但不管怎么说,杨骏是武帝钦定的辅政大臣,在此之前,也总领朝政七八年,经营的势力已是庞然大物,在三省、禁军、地方多个方面盘根错节,涉及到的官员不下千人。故而在面对杨骏时,就连汝南王司马亮这样的宗室领袖,也难以下定决心,最后吓得仓皇出京。想铲除这样一个势力,将他连根拔起,必须要有周详的准备。

而这次密会,就是为了在司马玮进京前,先拿出一个基本的草案来。

不过在此之前,还要顺带清点一下倒杨派的实力。

贾谧道:“诸位也不用有什么后顾之忧,杨骏虽然势大,但忠于国家的人更多,这就是邪不压正!今天我来之前,也没想到会见到这么多忠志之士!诸位不妨先相互通报一下,也好展现一番,诸位王公大人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由于众人此前多是暗地里交流,各自发展,谁也不知道,倒杨派这个大联盟到底发展到了何等地步,而现在,就是崭露峥嵘的时刻。

孟观先道:“楚王殿下已经和清河王、长沙王、成都王三位殿下商议好了,等他一到京师,就可以共同进退!亲率禁军讨伐逆贼!”

“而淮南王也愿与楚王一同进京,匡扶国难!”

这两句话,威力极大,直接代表了四位皇子对倒杨的鼎力支持。

卫瓘接着道:“我已和汝南王联络过了,他镇守许昌,不能先至,但可以领军摇为声援,作为威慑。”

原来他代表的是司马亮,不过司马亮的这个表态未免有些没有诚意。

石崇道:“下邳王也愿倒杨,并已承诺,愿拿出一万匹绢,赏赐倒杨的将士。”

下邳王司马晃是如今的车骑将军,而且还兼着护军,有他加入,对于禁军的掌控就稳定了。

而随着一些生面孔的表态,刘羡也逐渐听到了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陇西王司马泰等人的名字,毫无例外,他们或在京师,或在军镇,但都不妨碍积极参与这场倒杨风波。而这一连串名字的出现,也基本代表着宗室对杨骏的集体排斥,已经不需要再追问有谁参与倒杨,而要问还有几人没有参加倒杨。

事实也正是如此,成年的宗王里,除去秦王司马柬与河间王司马颙、东平王司马楙三人外,其余所有宗王皆表示了对倒杨的支持。

而刘羡则是作为司马遹的代表,最后表态道:“太子也同意讨伐杨骏,他说,只恨年纪太小,不能亲自持剑杀贼!”

至此,大家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果说来时大家就已经感到乐观,此时更是由内而外地容光焕发,恨不得立刻就带兵去剁了太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