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心静慧自开
  4. 第17章 什么是修行?
设置

第17章 什么是修行?(1 / 1)


你以为不吃肉、不喝酒、经常放生、极简的生活就是修行吗?其实圣贤从来没有通过外在的条件去衡量一个人的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愿望却没有变,性格,心态依旧。没有做任何的改变,这就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心向情绪的驾驭者,是因果轮回的敬畏者。是菩提善心的践行者,是万缘拿的起放的下的自在者,是无我空心的修行者。

要记住:一切唯心照,万法由心生。当你包容一切,看一切的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时刻察觉自己的内心,去不断的抹掉我执。

你才是真正开始修行的人!

你可能拜过他,跪过他,求过他,念过他,却从来没有真正的了解过他。

他并没有创立过任何教派,只是留下了智慧。教派都是后人建立的,他也从未建立过任何寺庙,寺庙是在他逝世800多年后才建立的。

他也从未让人造过任何的佛像,不但如此,他还反对偶像崇拜。

第一尊佛像是在他逝世500年后,大月氏人以古希腊的光明神阿波罗的样子建立,并非他的真实样貌,所以你现在拜的任何像都非他本人的像。

寺庙里的焚香跪拜,仪式仪轨当然也并非他建立的。他让人剃光了头发,只是出于卫生的原因,他统一了服装,只是让弟子放下对世俗化服的执着。

信佛真的很难,需要五辈祖宗行善积德,家族里才出一个念佛人。

你能学佛,至少要五辈没有杀业才会有一个人入道。不是指我们多么有本事,是要五代人都没有大的业障,家族中才会有一个念佛的后人。

信仰多可贵,有人问怎样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光宗耀祖?一位老居士的祖父附体后告诉儿孙辈,阴间的先人都眼巴巴的盼望着自己的儿孙念佛,列祖列宗都跟着沾光增福,升天或往生净土。

但能信佛太难,能学佛修行,不但是家族沾你的光,周围所有的人都受益。

一旦在末法时代,能听到正法。能听到佛法,能听到实修之路,你就相信你曾经修行过。

一定要有这些证,第一是你修行过,第二你的功德足够,福报足够。你才能闻听到,相信自己能成道,但是有的人时间短,有的人时间快,是因为你玩的太厉害了,你入戏太深了。

在这个红尘中演戏的时候,你入戏太深了,就是说你当演员太标准了。演了主角,而且配角演的少一点了,主角演的多,不要责怪自己,继续清洗,然后赶紧成道。

真正能听到正法,有实修帮助你,有老师帮助你,就不要放过这个机会,抓紧时间修道。

各位善知识,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们一起修行永远不要动怒,要像菩萨那样,拈花微笑,你就赢了,就出离了,就升级了,一切皆是心念。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天,九交贵人十养生。把这些反过来去做一遍,先把身体养好,磁场养好,再去结交贵人。秉承着对上天的敬畏,对父母的尊敬,修出一个好的相貌,再修福修慧,读书与福报同修,自然改变了风水,改变了后天的运气,从而改变了命运。

世间一切都是反过来的,你想有人爱你,首先爱自己,把大爱给出去,你想得到智慧,把善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远离恶知识。

把索取改为给予,把嗔恨改为感恩,把嫉妒改为赞美,习气就慢慢翻过来了,负能量就转成正能量了,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了。

遇到的一切不如意事和人,都要学会感恩。因为都是让你们觉醒的,感恩你们的苦,如果你们没有苦,没有人带给你们这些痛苦,你会不会有现在的认知?你也不会像现在一样接受度越来越快,也不会像现在一样有这么高的认知,更不会接触到更好的知见。

佛为我们每个人都安排了陪练和提婆达多,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起并感恩的人,不是他的父母,不是他的老师燃灯佛,也不是任何人,而是提婆达多。

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佛陀用了很多篇幅赞叹提婆达多的功德,甚至明确地告诉大家,提婆达多的真实身份是另一尊佛再来。

《涅槃经》中也说到,如果有人认为提婆达多真实出佛身血,是名信不具足,提婆达多是佛境界,提婆达多生生世世都与佛为敌,处处为佛设障碍,无数次地伤害佛陀。

佛陀为什么不恨他,还要感恩他,赞美他呢?因为如果没有提婆达多,佛陀就不能圆满六波罗蜜,就不能具足四无量心,就不会成佛。其实一切众生成佛,只是做一件事,那就是突破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提婆达多,不管他是谁,他如何示现,你一定要找到那个人,要认出那个人,要与他在一起,要爱他,包容他,在他身上实现无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