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从1990年开始
  4. 第二十七章 :去沙市
设置

第二十七章 :去沙市(1 / 2)


老五腿脚有些不便,尽管一瘸一拐,但是他整个的精气神却很好,丝毫不在乎他人的目光,紧跟陆汉生的脚步。

甚至有时,陆汉生脚步加快小许,待发现回头时,才老五额头布满细汗,可依旧吃力紧跟他的脚步,这种要强,让陆汉生下意识忽视他残疾人的身份。

沙市,陆汉生并不陌生,前世他回国后,成立的第一个公司便在这里。

沙市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发展并不算快,甚至再过二十年,就房价涨幅,都不如西北等二线城市。

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便是沙市留不住人。

沙市作为省会城市,可地理位置却一般,甚至下面的地级市,好几个位置都比沙市发展有前途。

第二个原因便是,沙市错过了最后的发展时机。

五十年代,上面决定把沙发发展成为一个南方的东北,准备打造一个重工业城市。

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沙市的大型国企数量的确是南方独树一帜的存在。

肥皂到制衣,从五金到汽车,沙市几乎有全套工业设施。

可到了八十年代,市场经济开始放宽,一大批沿海乡镇企业复苏,甚至外资开始进入市场。

物美价廉,拼不过沿海小作坊,时尚潮流拼不过外资带来的新鲜感,没有订单,没有技术,在这种背景下,沙市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

当然,沙市也不是没想过改变,八十年代末升起的工业区模式,沙市这几年搞了好几个,而且面积还不小,甚至打出免费拿地,五年免税的口号。

可吸引的投资商寥寥无几,高科技企业吸引不到,凭借沙市完美的工业配套,倒也能拉来一些传统企业。

但是正是如此,反而更加限制了沙市的发展,同样的道理,盘子只有那么大,原本沙市的国企就饥一顿饱一顿,再拉来同行竞争对手,最后大家关系闹得更僵。

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汽车配套,沙市曾经有完整的汽车生产线,当前省内跑的中卡,重卡,还有吉普,依旧有很大部分是沙市生产的。

八十年代中期,曾经有一个外资车企,想来国内寻找合资,因为沙市有完整汽车配套,双方谈判最初非常顺利。

可最后车企落地,却是隔壁省下面一个地级市,沙市也再一次失去腾飞的机遇。

而这种真正让外商退步的原因,便是本地企业设置路障,本地车企想要更大的话语权,甚至配套企业也想来分一杯羹。

最后人家一算成本,和你们搅合到一起,还不如重新选一个根基薄弱的地方,重新搭建台子。

当然,沙市领导也不是瞎子,看不到外界的飞速发展,一直在想方设法改变,可效果嘛,寥寥无几。

这事,一直拖到二十年后,沙市最后凭借娱乐传媒,重工业转型,算取得不错的成绩。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陆汉生只是看到一片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多了一丝感慨罢了。

城北那标志性的大烟囱,到了新世纪才拆除,那无数道直冲云霄白雾,几乎是一代人的回忆。

那里有电厂,炼钢厂,水泥厂,纸厂,玻璃厂……,全TM是高污染企业!

没办法,就这就是九十年代!

两个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寻人!

两人先在一间旅馆,要了一个两人房,住了下来。

90年,住招待所和宾馆之类的,当然还要介绍信,但是这点自然难不住两人,两人都是老江湖了,小巷子溜达两圈,便寻摸到地方。

随即,他们两人兵分两路,老五去打听肖家的事,陆汉生则去考察一下市场。

这次他们来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自然是认亲,第二个便是考察市场。

之前他们就商量过了,不管这亲认不认,但是他们的生意,还是得做。

这个年代搞钱很容易,但是对大部分来说,搞钱却很难。

后世很多年轻人无法理解,在九十年代找一份工作有多难,可能苍白的文字,永远无法描述吧。

但是这个时代,对于草莽来说,却是最容易挣到钱的年代,机遇和风险并存,而且机遇大于风险的年代。

正如陆汉生之前打算的那般,去粤省一带批发盗版磁带,衣服鞋子之类的。

这种模式,前人已经经过验证,的确能挣钱,而且还能挣大钱,甚至后世还留下不少传说。

但是为啥没人去做?

原因有多种!

第一,本钱!

批发一次,最少也得准备几百上千块资金吧,如果量大,几千上万的资金也不一定。

这个年代,能拿出几千块现金的家庭,很少,能拿出来的家庭,都会求稳,不会去追求高风险,个体户在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好名声。

第二,渠道!

不管是进货的渠道,还是你把衣服搞回来,再销售出去的渠道,这在普通人的认知中,都是两眼白茫茫,完全没有任何头绪。

当然,你也可以去市场摆摊售卖,现在不比八十年代,路边小摊贩遍地都是,管得也不是那么严。

但是亲自去摆摊,陆汉生从未想过,他要的,是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