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还有事要启奏。”史大人继续说道。
“还有何事?”李沅继续说道。
“这次我们大败北燕,北燕没有握手言和的意思,所以我们应该在申州、汝阴、徐州等军事重州县镇,屯兵加强御事。”
张尚书说:“可是现在江南水灾刚刚平息,国库空虚,现在要拿出那么多钱财屯兵,筑防,恐怕会把南陵拖垮。”
“臣附议,臣觉得突然囤积那么多兵,不可。我们刚刚大败北燕,恐怕北燕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来进犯。臣认为只在申州、徐州屯一些县兵即可,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百姓现在刚刚过上安稳的日子,国家财库缺口刚刚有所缓和,不应该再大肆屯兵。”苏柳儿这时候站出来说道。
“姜将军说的有理,臣也觉得如此。”刘闻这时候站出来附议道。
“既如此,史大人,你说的屯兵之事再议吧。今天的朝会就到此吧。”李沅看了看他们说道。
说完,各自朝臣也都回到原来的位置。行了叩拜礼,纷纷下朝。
“姜大人,屯兵之事对于我们武将是好事,为何你要反对?”史大人追上苏柳儿说道。
“史大人,对于我们是好事,可是对于百姓不是,况且张大人也已经说了,拿不出钱来,那就另作打算吧。史大人和张大人都受了王丞相的恩,何须如此?”苏柳儿解释道。
“我是受了王丞相的恩,与他有何关系,再说国库空虚他也有一份罪责吧。”史大人不高兴的说道。
“最近南陵灾情颇多,战事频频,这件事情我们就退让一步。不要伤和气才好。我与北面将军还有事,史大人告辞。”苏柳儿说完,赶紧与无量溜了。
几天后,无量和整兵出发,苏柳儿骑马前去相送,两人骑马时,无量问道:“前几天朝会上,史大人为何与张尚书意见如此相左?他们不是都在王允礼门下吗?”
“一个武将一个文官,总会有吵架的时候,王允礼是文官之首,可能平常偏向文官惯了。史大人今日所言,想必也是积压许久了。话说,你为何答应去申州,那里可不是个好地方。屁事多,而且都是冯家旧部,你恐怕…”苏柳儿说道。
“殿下身边武将本来就少,如果我不去,那就是你去,殿下不会放心王家的人驻守边关。你也知道我不喜待在京都,冯家没有男子,那些旧部我在申州也打过交道,还算好说话,估计不会为难。不过听说陛下要给冯家姐妹县主的封号,还让她们留在京都,说是从龙有功…你可要看紧点。”
“这跟我没关系,头疼的应该是王家。对了,那个郡公,你可熟悉。”苏柳儿说。
“不太熟,估计是个年纪大的长者。交州离京都那么远,离申州更加远,恐怕他是到不了。就已经病倒在半路上了。”无量轻蔑的笑了笑。
“你可别太大意了,他爹是前朝名将,也算是个文武兼具的人才,其子应该也不会太差。”
“好,我知道,我会让密探营去探查一番。京都事多,你要小心行事。”
“你也是,要当心。有事就传信于我。”苏柳儿说。
“放心,我会的。”无量说道。
送走无量后,苏柳儿去了东宫见了李焱。李焱在书房练字,下人通报苏柳儿来了之后,他让人将她请了进来。
“怎么样?无量可有想要孤答应什么的?”
“刚刚送别时,她倒是不曾提及。”苏柳儿回答道。
“我会书信郭郡丞的让他们全力配合,等会刘闻、谢谨、王允礼等一同商议国库空虚之事,你也听听看。”
“是。”苏柳儿说。
李焱偷瞄眼苏柳儿说:“最近立秋逐渐转凉了,将军多添些衣物才是。”
苏柳儿看李焱关心自己,便说道:“臣知道。殿下的伤虽然不碍事,但也不宜多操劳。”
“姜公的关心,孤心领了。”
这时候,几个大臣纷纷来到了书房。在拜见李焱后,李焱说:“现在国库空虚,百姓却又衣食不饱,诸位有什么高见?”
“殿下,臣觉得要不改一下户税制度。妇女和7岁以下不收税。重新丈量田地,按照田地产出收税。田地产的越多,税就多。”刘闻说道。
“刘大人说的,臣有些不认同,如果妇女不收税,那百姓就会把她们当做货物来交换,而且田地产出每年不同,你不可能今年的,按照前年算。”谢谨说。
“臣觉得要不改革一下币制,现在币制混乱,应该要重新规划才是。现在私铸币的事情越来越泛滥,殿下应该重视才是。”张尚书说道。
然后几人就吵了起来,苏柳儿见此感到头疼,她看向李焱和王允礼,发现他们竟然不恼怒…
看来也是这几人争论也是常有之事。过了一个时辰,他们愈演愈烈,苏柳儿赶紧出来劝阻说道:“各位大人,别吵了,殿下还在此。”
几个人丝毫不听,估计吵的上头,于是李焱便摔了杯子说道:“够了。”
众人一惊,皆道:“殿下恕罪。”
李焱看了看这些人说道:“我是让你们想办法的,不是听你们争吵的。”
然后转头看了看王允礼和苏柳儿说道:“你们呢?看了一个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