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徽已经商议了许久时日,最终敲定方案。
大明各地商人,但凡有点规模,来自同一地方,都会抱团取暖成立商帮,也就是商会。
要想将这些商会完全合并到一处管理不现实,毕竟有些地理位置等诸多差异。
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自上而下得成立一个总商会,凌驾于各地商帮。
而许许多多的商帮之中,朝廷依旧按照曹玮给出的方案进行改革,再度细划分职位权力,安插朝廷专职官员,而各地商帮要完全听命于朝廷组织的总商会。
每年朝廷还会实行各种考核,给各个商帮划分名次,给予不同的福利优待和政策。
这也是一个大工程,毕竟此时信息不发达,光是将各地商帮的所有信息登记在册都是一件麻烦事。
终于将这一切商议清楚,朱元璋揉了揉眉心,“行了,你便开始着手去做吧,有什么事再来跟咱说。”
詹徽恭敬一躬身,“微臣遵旨!”随后缓步退出御书房。
朱元璋取下鼻梁上架着的老花镜,靠在椅背上休息片刻,随后他开始思索另外一件事。
按照此次商会整改来看,曹玮不光能研造各种新奇之物,还有着不俗的政治眼光。
虽然曹玮提出的,朝廷出手整改各地商会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完善,需要他跟詹徽再细细琢磨,但曹玮的这个思路确实正确无比!
“这小子,还有这番本事,不能浪费啊……”朱元璋自语道。
随即,他又戴上了桌案上的那副老花镜,提起笔修书一封,当即派人送给自己的大孙子。
尔后,开始批阅桌前摞得高高的奏折……
只过了一刻钟时间,朱元璋的这封信就被送到了正坎村中曹英的手中。
看完信的曹英脸上露出一抹诡异喝思索之色。
朱元璋在信中所说,要他开始学习如何治理国家,但却让他去向曹玮请教。
向父亲请教?
父亲懂得如何治国?
曹玮从未跟曹英谈及过国家策略等等,曹英不知道曹玮还有这等能力,但朱元璋却能敏锐的从商会改革管理一事中看出许多端倪。
就算曹玮对治理国家不是如何精通,但一定能从一些刁钻得角度,想出一些常人想不到的问题。
朱元璋想要培养曹英,石此时时机未到,起码要等曹英回到皇宫之后才能开始教导。
而看出曹玮在政治以及政策上眼光的不俗,朱元璋也不想放过这个培养曹英的机会,便让曹英开始向曹玮请教一些朝堂策论。
朱元璋这样做也只是想要试一试曹玮真实的政治能力,毕竟曹玮只在改革管理商会一事上显露了他不俗的政治眼光。
为防曹玮只是昙花一现,之后将曹英给带歪了,朱元璋还在信中交代曹英,曹玮但凡和曹英谈论国策定论,曹英须得将曹玮所说,再给朱元璋写信重复一遍。
万一曹玮说的不对,朱元璋也能及时打断。
曹英不清楚曹玮的政治能力,自然不明白朱元璋让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只是想来朱元璋绝对不会坑害他,便决定按照朱元璋所说行事。
“向父亲请教……该如何提起?”曹英放下手中信纸,开始思索。
随着冬季到来,白天越来越短,刚到酉时天便暗了下来。
曹玮离开制造局,回到家中,见到曹英之后,便感觉曹英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异。
“英儿,怎么,今天发生什么事了?”曹玮问道。
“没,没有,”曹英摇头。
曹玮笑了笑,曹英只要一说谎,就会不自觉的眨眼,刚才曹英回答的时候快速的眨了两下眼。
但曹英不愿意说,曹玮也不会追问,毕竟儿子长大了。
喝了口水之后,曹玮便去灶房做饭。
现在曹玮家中的经济条件已是今非昔比,研造火车、建造炼钢厂炼钢、联合开海局造船,靠着这些功劳,曹玮从朱元璋手里得到的赏赐已经足够他能过的奢侈一些。
甚至朱元璋曾有意,在皇城脚下的坊市中挑一处大宅子送给曹玮作为赏赐。
但曹玮想到自己田里那几亩麦子,还是婉拒了朱元璋的好意,离得太远不方便他照看田里的麦子,他懒得每天来回折腾。
再说他就剩下大半年的时间,到时候离开大明,曹英多半也要回到皇宫去,更加没必要搬去什么大宅子。
一顿饭很快结束,父子二人都十分满足。
“父亲,孩儿有问题想要问你。”曹英忽然说道。
看着曹英一脸的正色,曹玮微感诧异,“你问。”
“父亲觉得,大明比之于前朝历代如何?”
曹玮一愣,奇怪曹英今天为何会突然问起这种问题。
回想起之前曹英的怪异,曹玮反应过来,一定是朱元璋跟曹英说了些什么。
这老朱头儿,又想剽窃自己的智慧,曹玮心中想到。
然而曹英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义子也是儿子,曹玮还是很乐意跟曹英聊一聊大明的未来。
曹玮哪里看不出,朱元璋是存了心想要曹英接替皇位,否则为何迟迟不立储君?
“大明很好!”曹玮说道。
曹英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