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主菜是一道白浇鱼头,一个大鱼头用瓷盆盛了,鱼头上面浇了青辣椒和红辣椒剁碎烧的汤汁,瓷盆的一边铺着白色的面条,样子看着红红火火。
服务员按位上了三个小瓦罐,介绍说是瓦罐煨汤。
张俊峰说:“我们江西菜一个有特色的作法就是煨。你看,咱们喝的汤就是煨出来的。煨这种技法和煲不一样。同样是做汤,我们江西人用煨,广东人用煲。
“顾名思义,这个煨字,有依偎的意思。就是把食物放到高温的热源边上。这个高温热源的温度要很高,但是又不见明火,这才是煨。
“我们江西人煨汤,用一种叫吊子的炉。这种炉烧蜂窝煤。等蜂窝煤燃烧以后,控制风道,差不多就是把风道封了,这个有点儿像你们北方人冬天烧炉子取暖,晚上封炉子的做法。
“等炉子里的蜂窝煤将燃未燃的时候,把砂锅放在炉子上,这就是煨。广东人煲汤的做法,用明火,只是火很小。广东人煲汤,有时候要煲五六个小时。我们江西人煨汤,时间就更长。煨比煲,更能减少食材营养的损耗,做出来的汤味道更浓。你尝尝看。”
贾勇尝了一口,果然味道鲜香浓郁,不由得挑起大拇指说:“好汤!”
张俊峰用筷子指着一道叫瓷泥煨鸡的菜说:“贾经理,到我们景德镇来,一定要尝尝这道菜。这道菜大有缘故。据说这道菜是我们景德镇烧窑的瓷工发明的。
“把嫩鸡去毛,往鸡肚子里塞上猪肉和葱姜佐料,用荷叶包好,然后用绍兴老酒和着瓷泥把荷叶包好的鸡裹起来,再把它埋在炉渣中,用热炉渣把鸡肉煨熟。你再尝尝看。”
贾勇用筷子拨开荷叶,从里面夹了一块鸡肉尝了一口。鸡肉里已经渗入了佐料的味道,连鸡骨头都是酥香的。
贾勇说:“味道真不错。这种做法和我听说过的一道菜‘叫花子鸡’差不多。”
陈红柏见贾勇吃得高兴,举起杯敬了一杯酒。
放下酒杯,贾勇问:“这是什么酒?”
陈红柏笑着说:“四特酒。我们江西本地酒。解放前就有这个牌子,解放后,周总理对这个酒评价很高,是原来的轻工业部确定的国家级名酒。贾经理平时也喜欢喝酒吗?”
贾勇摇了摇头说:“我酒量不行,就是凑个热闹。这个酒香型与众不同。”
张俊峰说:“我们江西的轻工行业有一些好东西。四特酒是一样,景德镇的瓷器也是一样。当年都是供不应求,恨不得生产出来,包装还没来得及装好就被抢走了。”
陈红柏说:“是啊,那个时候的日子好幸福啊。”
贾勇说:“现在景德镇的陶瓷也还是很有名的。”
张俊峰说:“今非昔比了。我原来跟陈红柏都在江艺公司工作。后来我离开江艺,到了政府,管了一段时间陶瓷生产。”
张俊峰端起酒杯,自饮一杯,惆怅地说:“计划经济时期,景德镇有国营日用瓷一厂、二厂,国营艺术瓷一厂、二厂,还有陶瓷研究所。生产有计划,原料靠调度。现在这个行业有些混乱。
“景德镇这个地方做陶瓷的历史太悠久了。会做瓷的手艺人太多了。随便几个人搭个窑,买点瓷土,搞个配方,就开始烧瓷了。现在景德镇的瓷窑像当年大炼钢铁一样,遍地开花。
“好多国营厂里的技术骨干都自己开窑了,或者到民营窑厂去打工。就是没走的,也是白天在国营厂里磨洋工,晚上到民营窑厂上班挣外快。国营厂的产品质量不行了。这个我在政府,最清楚了。
“民营窑也是良莠不齐,好东西有,以次充好的也有。你初来乍到,还是应该多听听陈红柏的。他手里有几个关系不错的民营窑,我建议你去看一看。”
贾勇举起酒杯敬张俊峰。
贾勇说:“张处长,感谢啊。听您这么一说,我对景德镇陶瓷生产的状况,大致有个了解了。”
张俊峰喝了酒:“接着说,我们江西人,做人跟做菜一样。不像广东人那么招摇。刚才我跟你说,我们做菜用煨的。我们做人也一样讲究抱团取暖。大家在一起互相帮衬一起发财。”
贾勇说:“张处长说的好。我还要向你们两位老陶瓷人多请教,还请你们多关照我。”
张俊峰笑了笑说:“这回贾经理带的单子咱们能不能合作一下啊?”
贾勇说:“这回是我第一次来,也就是和广交会上接触的几个外贸公司交流一下。没带什么单子来。就是做的话,也就是拿一两个小货柜尝试一下。哪有一搭手就下大单子的。”
张俊峰和陈红柏相视一笑说:“贾经理见外了。你这二十个大货柜日用万寿瓷,在今天的景德镇绝对是一张大订单了。实不相瞒,为你这二十个大货柜,建一个新厂都值得。”
贾勇说:“哪里啊,二十个大柜是哄别人的,为了要个好价格。不能当真的。”
张俊峰说:“怪不得贾经理这么年轻就独自一人办这么大的业务。贾经理,我们江西老表,不喜欢绕弯子。我们知道你这个单子,原来是邵经理的。邵燕。”
贾勇吃了口菜问:“你们认识邵燕?”
陈红柏像是要揭贾勇的老底一样,言之凿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