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突出灰鸽的气质,苏晴把第一次见到鸽子时的背景从民房换成了故宫的宫墙。
朱红色的宫墙内探出一枝开的灿烂娇俏的海棠花,一只胖嘟嘟的灰色鸽子站在明黄色的琉璃瓦上头,给古朴的画面增添了一丝诙谐。
苏晴自己很喜欢,虽然拿不准编辑喜不喜欢,但画都画了当然要投,就算被退稿她也可以留着珍藏。
不过为了能稳妥的拿到稿费,苏晴还是按着以前的风格画了一组以“故宫的春天”为主题的图画。
描画春光真的离不开花树。
苏晴觉得不管什么颜色的花,一旦遇上紫禁城的红墙黛瓦就仿佛多了一份岁月的沉淀,凭空添了几分贵气与高雅。
本来只是想浅浅画几幅交稿的,但一动笔就很难停下来。
杏花娇俏、玉兰轻盈、梨花雪白、海棠明媚,还有生机盎然的榆叶梅、娇小柔媚的紫丁香……
画不完,根本画不完。
最后她干脆自己写了一篇小作文,把几幅画都给串到一起,加上灰鸽图一起给报社投了过去。
根本就没有她想象中的退稿问题,编辑一拿到她的画就去跟主编商量排版问题了,压根没想过
要挑毛病。
苏晴的画糅合了西方绘画的写实又兼具中式绘画的意境,画风自成一派,即使在画报供稿时间不长,但也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这个时代的粉丝不会打榜不会刷数据,他们支持自己心仪画家的方式就一个:买杂志!
但凡有苏晴作品的画报从来都不愁卖,有时候甚至要加印几次。
本来报社虽然知道苏晴的画很受欢迎但还没有切实体会。
直到上个月苏晴两期都没有交稿,然后销量比平时少了一半不说,杂志社快被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给淹了:八成以上是来询问为什么没有苏晴作品的。
报社这才意识到苏晴的影响力。
这才有了编辑的主动来信和加稿费。
不然以报社的影响力,他们等闲是不会主动向画家低头的。
这时候的报社也很会吊人胃口,收到苏晴的投稿后,他们立即把灰鸽图排在最近一期的版面上,然后同时预告了苏晴的下一组作品。
一组春光图又被分成上下两部分排在两期杂志上。
总之,苏晴一次投稿解决了报社的三期排版。
后来她拿到样刊后也不得不为报社的骚操作夸了句666
苏晴投完稿之后就没再搭理这些,她最近是真忙的脚不沾地。
画稿子的时候苏晴还在感慨自己琉璃厂那边的宅子买小了,只够种一棵海棠跟一棵玉兰,虽然还有空地,但种再多的话就太闹了点。
她现在觉得杏花很俏桃花也很美梨花洁白如雪,还有适合秋天欣赏的栾树和枫叶,都想要!
好在这些遗憾在看到金鱼胡同的房子后立马就圆满了。
程开钧买的房子之前应该也被当成大杂院住过,里面还残留着住过人的痕迹。
不过现在房子已经被倒腾的很干净,除了原有的墙壁和门窗地砖,其他的连一块石头都没留下。
苏晴转了一圈问:“你是怎么把之前的住家都请走的?”
京城大部分的四合院都住满了人,就算是后来清退给原主人也有住户赖着不走,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苏晴之前看房子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她嫌麻烦,但凡是需要腾退的都没要。
老程笑笑:“放心吧,保证合理合法,其他的你不用想。你只管按着心意收拾,钱不够了我再想法子。”
“收拾收拾能住人就行了,不过那排临街的房子得给我留着
。”
按这个年代的条件,再怎么收拾硬件也就那样了。苏晴也没打算在这上头花费太多,只要住着简单舒服就行。
倒是第一进的倒座房是沿街的不说,跟赫赫有名的东来顺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百米。想也知道这屋子以后的地理位置多么优越,以后坚决不卖。
让她惊喜的是这院子里竟然有个改建后的户厕,还有单独的下水和化粪池。
要知道苏晴之前买的几个院子都没有厕所,都得乖乖去外面上公厕。这跟有没有钱是不是重生党关系不大。
而这年代的公厕条件,不提也罢。
反正苏晴每回去之前都要做一番心理建设,也不知道其他的那些穿越姐妹们是怎么克服这种生理难题的。
里面明显是找人收拾过了,起码能看的过去。
苏晴看了一眼就已经想好怎么改造。
她转了一圈下来发现这宅子当初建的时候用料什么的都挺好,地基什么的不用动,就是需要把破损的地方修补一下。
最关键的是门窗有些被糟蹋的不行,有些破败的很厉害。
苏晴看了眼,发现用的都是普通红木,干脆跟老程商量着直接都做新的,顺便把老旧的
纸糊窗户都换成新式玻璃窗的。
老程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一直点头。
这让跟来看热闹的沈若芙唏嘘不已:这男人跟男人之间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哩!
等木匠老师傅过来听到苏晴的打算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