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千里之外的苏家也在吃晚饭。
大孙子看到桌上的炖芸豆一下就扁起了嘴巴:“怎么天天吃这个,我要吃肉!”
他这么一喊,其他几个孩子也都跟着喊了起来:“我也想吃肉,我不要吃这个……”
老二媳妇跟着抱怨:“妈,最近家里怎么吃的这么素,我们大人倒是能忍,可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
陈慧婷淡淡的扫了她一眼:“想吃肉自己去买,你们每月就交十块钱生活费,一家四口光吃米的钱都不够。这菜还是我出钱买的,谁要嫌不好自己买去!”
常玉秀还想再说什么,被丈夫苏卫军拉了拉袖子。
苏卫军跟大哥对视一眼,两人心里也都有些奇怪:最近老妈跟吃了枪药似的谁都骂,就连之前受宠的孙子们都得靠边站。
这时,刘桂芳转了转眼珠子,笑着说:“妈,小妹现在都成大名人了,她走了也快一年了吧,今年过年回不回来探亲?”
陈慧婷眼皮一掀:“她回不回来跟你有什么关系?怎么,我们两个老骨头贴补你们还不知足,还想打你妹妹的主意?”
刘桂芳本来想提一下最近非常长脸的小姑子让婆婆高兴
高兴,没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心里也是十分委屈,勉强挤出一个笑脸:“没有没有,就是这么久不见小妹有点想她了。”
“少在那假惺惺了,当初还不是你们俩合伙把她挤兑走的?”
陈慧婷瞪了俩媳妇一眼,当我是傻子呢?
这话一出,刘桂芳和常玉秀俩人脸色都异常难看,一时间整个饭桌上噤若寒蝉。
陈慧婷也吃不下去了,把筷子一放就回了自己屋。
“爸,我妈她……”
苏建邦淡定的夹了一颗花生米放到嘴里:“你妈年纪大了少让她生气。她既要上班又要做家务,你们这些当小辈的平时多长点眼色,别什么也指着你妈去干……”
他心里清楚老婆子那是在生闺女的气呢。
刚开始在报纸上看到苏晴获奖的消息,老两口都是激动又兴奋的。她们还专门往苏晴的单位打了电话,只可惜那时候苏晴还在京城没有回厂。
两口子想着等闺女回来怎么还不得给家里报个喜,就算不打电话写封信也好啊。
结果呢,两人左等右等,等了这好几个月了,一个字的音信也没有。
可偏偏她每月还往家里寄五块钱。
两人活到这把年
纪有什么看不透:闺女这是跟他们离心了,不定怎么埋怨她们呢。
实际上在苏晴心里原主爸妈连亲戚都不如,原主姑姑当初还又寄钱票又买衣服的关心过原主,她爸妈做什么了?
看着给了不少钱,可原主下乡时带的东西都没有备齐。她没出过远门没来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原主父母也不知道吗?
她行李中就没有几件厚衣服也没有厚被子,要不是苏晴穿过来,原主那个冬天都不知道要怎么熬下去。
这时的苏母已经忘了自己之前做过什么,她心里只觉得都怪两个儿媳不好把女儿给欺负走了,忘了当初自己当初也是默许的。
甚至她还在心底抱怨女儿是个白眼狼:有出息了都没想着回报家里。
却没有想过那么小的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去千里之前能有多么的孤苦无依,更不会想到她的女儿已经消香玉陨了。
苏晴不是原主,她跟苏家人也没有什么血脉亲情。每月寄钱是替原主履行她的责任,她对苏家人本来就没什么感情,如果对方要的太多,她其实不介意断掉这门亲戚。
她承认自己有些冷血,可她要做的事情实在
太多,没有多余的精力放在应付那些家长里短的勾心斗角里。
苏晴的数学在这几个月的突击下已经进步了很多,临近高考,她又捡起了其他的科目。
虽然那些课本她基本上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但多看几眼也能缓解一下心里的焦虑。
旁人都觉得她云淡风轻的样子,其实苏晴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她怕自己这只小蝴蝶会扇动不该扇动的翅膀。
直到高考这一天如约到来,苏晴总算重重的松了口气。
等真正坐到考场里之后,她的那些焦虑却是一扫而空。
第一场是语文,拿到试卷之后苏晴看到考题跟自己印象中的一模一样,心里更加笃定起来。
这份语文试卷曾经因为太过简单而多次上过热搜,几乎每年高考后都会被人拎出来讲一讲。
试卷上有且只有三道大题,苏晴看过多次,已经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等真正拿到试卷的时候看到上面“理科生只写作文”的字样忍不住感慨起来:可能这是某省高考历史中出题最不拘一格的一次。
这种命题方式能让理科成绩优异的人才更容易脱颖而出。
苏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平的心思,她
但凡理科成绩好一点也去学理科了。
毕竟在当下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就是理科人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苏晴已经渐渐没有了刚穿越时那种佛系和躺平的心思,周围的同龄人不管工作还是学习都充满了激情和动力,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