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长生,我教化万生
  4. 第4章 下山,入住书院
设置

第4章 下山,入住书院(1 / 2)


弃凡仁下山后,一路走走停停,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感受着尘世的烟火气息。终于,他来到了定武城。

踏入定武城,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生欢喜。只见街道上熙熙攘攘,百姓们忙碌而又满足。街边的店铺生意兴隆,吆喝声此起彼伏。

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如今脸上洋溢着初步安居乐业的笑容。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老人们在树下悠闲地聊天。

弃凡仁漫步在街头,看着这充满生机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分。他深知这份安宁来之不易,是无数人的努力与付出换来的。

他走进一家茶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静静地聆听着周围人们的谈话。有人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语气中满是喜悦;有人在商量着新开一家商铺,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弃凡仁在定武城的街道上缓缓前行,正沉醉于这热闹祥和的氛围中时,途遇一书生。

这书生身着一袭青衫,面容白净,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手中握着一卷书,行色匆匆。

两人不经意间撞了个满怀,书生手中的书卷掉落于地。弃凡仁连忙道歉,俯身帮忙拾起书卷。

书生见弃凡仁态度诚恳,也未多加责怪,微笑着接过书卷说道:“无妨无妨,倒是我自己走得急了些。”

弃凡仁看着书生手中的书卷,好奇地问道:“兄台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书生轻叹一声:“家中贫困,我欲寻一份抄书的活计,补贴家用,故而急切了些。”

弃凡仁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如今百姓初步安居乐业,兄台日后想必会越来越好。”

书生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借您吉言,但愿如此。”

弃凡仁望着书生远去的背影,忽然心中一动,快走几步追上书生说道:“兄台,方才听你所言,想必也是心系家国之人,不知对当下国事有何看法?”

书生微微一愣,随即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如今战乱初平,百姓虽初步安居乐业,但仍有诸多隐患。”

弃凡仁饶有兴趣地问道:“愿闻其详。”

书生轻咳一声:“其一,虽局势渐稳,然边疆仍需加强防备,以防外敌伺机而动;其二,民生复苏尚需时日,农耕商贸皆需政策持续扶持;其三,教育之事不可荒废,当为国家培育更多贤才。”

弃凡仁点点头,又问:“那依兄台之见,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书生略作沉思:“加强军备,需选良将、练精兵;扶持民生,当减税赋、兴水利;重视教育,则广设学堂、奖掖学子。”

弃凡仁听后,心中对书生的见识颇为赞赏:“兄台高见,若人人皆如此关心国事,国家何愁不兴。”

书生谦逊地笑了笑:“不过是一介书生浅见,只盼能为家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弃凡仁与书生一番畅谈国事之后,书生对他的见识与气度颇为欣赏,于是热情地邀请道:“今日与兄台相谈甚欢,若不嫌弃,还请兄台到寒舍一叙,家中虽不富裕,但粗茶淡饭,还望兄台不要推辞。”

弃凡仁见书生如此真诚,便欣然应允:“承蒙兄台相邀,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书生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引着弃凡仁穿过几条街巷,来到一处简陋但整洁的小院。

进了院门,书生高声喊道:“母亲,今日我邀得一位贵客前来。”屋内一位慈祥的老妇人闻声而出,微笑着迎接。

虽然家中摆设简单,但却充满了温馨的气息。书生忙前忙后,与母亲一起准备饭菜。不一会儿,几样简单却充满家的味道的菜肴便端上了桌。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笑声不断。弃凡仁感受到了这平凡人家的温暖与善良,心中满是感动。

用过饭后,书生邀请弃凡仁到书房一坐。踏入书房,一股书卷气息扑面而来。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案几上笔墨纸砚摆放整齐。

弃凡仁随手拿起一本儒家经典,翻阅起来。书生见状,说道:“兄台对儒家理论可有兴趣?”

弃凡仁点头道:“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一直有所耳闻,今日在这书房中,倒想听听兄台高见。”

书生微微一笑,走到案几旁,缓缓说道:“儒家提倡仁爱,主张以礼治国,以仁待人。通过个人的修身养性,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弃凡仁若有所思地问道:“那在如今这世道,儒家理论又当如何践行呢?”

书生沉思片刻,回答道:“当从自身做起,遵循礼义廉耻,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为官者,清正廉洁,为民者,善良正直。如此,方能使社会风尚清正,国家繁荣昌盛。”

弃凡仁不禁点头赞同:“兄台所言极是,儒家思想确为治国安邦、修身立德之良方。”

两人在书房中交流探讨,对儒家理论的理解愈发深刻,不知不觉,窗外已是月色如水。

在与书生的深入交流后,弃凡仁收到了书生的热情邀请,前往当地的书院。

清晨,阳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弃凡仁与书生并肩而行。一路上,书生兴致勃勃地向弃凡仁介绍着书院的历史和特色。

到达书院,只见朱红色的大门敞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