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银子赚是开心。然而,陆瑾瑜又要出征,韦小叶心中又是不舍,又是担忧,免不了千叮咛万嘱咐。
虽说只是剿匪,以左武卫士卒的精锐,朝廷的银粮支持,并没太大凶险。可是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兵凶战危,谁人敢言必胜?
搞得陆瑾瑜哭笑不得,捧着她的脸笑道:“若小君实在舍不得,那我便向陛下辞去领兵之责,朝中十六卫大将军,随便派出一位也能办好差事。”
韦小叶听得直翻白眼,十六卫大将军确实是听上去不错,然而除了陆瑾瑜,其他人都是老将。
最小的也年过花甲,正是任景辰外公任行之大将军。年纪最长的七十八岁!别说出征了,都怕行军途中老将军就挂了。
军中这些老将在五十年前,都是亲自参加过三河平叛大战的,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悉数经过铁与火的洗礼。
但是,在此之后,数十年承平,老将不退,年轻将领又无大战功可晋升,便导致军中将领青黄不接。
也只有陆瑾瑜凭借攻灭北蛮一战封侯,晋身十六卫大将军而已。可他的成功却是不可复制。
一来那场大战,根本出乎所有人意料,不然陆瑾瑜也不可能只带万名士卒出塞。
边军不是打不过北蛮,只是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胜了便是大胜,败了也能轻易脱离战场,大夏根本无法扩大战果。
再说了,就算追上去又如何?难道抢占了他们的草原吗?最多是屠灭整个部落,待得生息十年、二十年,又有新的部落崛起。
关键草原上生计更加艰难,每遇旱灾、雪灾、风灾便是百万级别的牛羊牲畜死亡。即使他们想与大夏和平相处,为了填饱肚子活下去,也要南下劫掠。
因此,朝廷对付北蛮的策略以防为主,同时扶植亲夏部落,分化仇夏部落,让北蛮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入侵。
这样一来,虽然北蛮年年扣边,造成的影响,却不过是疥癣之痒,伤不到大夏根基。
只是这代北蛮王野心勃勃,不仅收拢了数十个小部落,更是企图联合楼蘭王,这才让圣文皇帝有了忌惮。
朝廷派陆瑾瑜出使楼蘭,只是希望他破坏双方的联合,使其继续保持中立便是大功。以燕王为主的边军各镇,早就做好了应对北蛮南侵的准备。
结果大出意料,陆瑾瑜夜袭北蛮使团,逼迫新任楼蘭王倒向大夏。
随后,他又以迅雷之势联合楼蘭兵,绕道草原背刺与燕王对峙的北蛮王,这才一举击溃北蛮军。
本就是多部落联军,刚遭大败便以部落为单位一哄而散。陆瑾瑜领万骑追杀北蛮王本部万人,终究将他生擒。
陆瑾瑜攻得突然,追得太紧,北蛮王连楼蘭国出兵的消息都没收到,又有草原上一些宿敌部落带路,这才栽在陆瑾瑜手中。
燕王等边将也在追击战中各有斩获,但最大的功劳被陆瑾瑜所得,又是在楼蘭将领的见证下,想压制都压制不住。
除了北蛮大战,再有就是南诏平乱。这也是朝廷近五十年的大战之一,奈何有功之人全部被冒功,甚至在大战结束后踢出军队。
像李解这个孟津驿丞的遭遇,正是南诏功臣的代表之一。
朝廷拿这些人也无法,毕竟冒功的都是自家子弟。
因此,武卫军中的十六卫,除了吉祥物般供养的老将军,便是并没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弟。就算有些本事不错的,也是资历太浅,或者没机会展露头角。
地方上的府兵建制多在千人左右,还因为军屯被侵占多有举家逃亡之事,基本没有满额的府兵!
缺乏训练、兵额不满、克扣粮饷等等,这就导致府兵战斗力极为低迷,连拿着锄头、铁锨的乱民、贼寇都打不过。
说来说去,剿灭贺玉荣的平天寨,只能出动武卫军。而武卫军中适合领兵的,也只有陆瑾瑜一人而已!
韦小叶心中难受,在陆瑾瑜出征前的这几日,便温柔相待,抵死缠绵。
结果,出人意料的事来了。
五日后,圣文皇帝下旨派三卫禁军,分三路出征剿贼。
左武卫不在此列!仍然负责拱卫京城!
韦小叶得到消息时又惊又喜,惊的是被派出的三卫大将军,竟然是年纪最大的三人,喜的是管他谁去,反正自家郎君可以安稳留在京城了。
韦小叶欢喜之余,也忍不住好奇,“郎君,陛下是怎么想的?竟然派老将出征?江南道还罢了,岭南道可不是好地方,于老将军都快八十了……”
陆瑾瑜无奈的摊了摊手,“这不是陛下本意。先是秦王进言,后是几位老将军请战。他们说京城安才能天下安,只有我年轻,可以如常当值掌军。”
韦小叶听得惊讶,“这是什么屁话?那些大将军虽年老,可底下还有卫将军,每卫五府还有五名中郎将。秦王怕你再立大功?”
陆瑾瑜沉着脸点头,“这自然是有的,不过陛下也同意了。以我推测,陛下也是顾忌自身安全,才改变了圣意。”
“我疑惑的是,秦王真要有所图谋,应该是千方百计将我调离京城,为何阻止我出征江南?”
韦小叶不以为然,“想不通便先放一放,那三名老将军难道不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