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1984:开局一辆老牛车
  4. 第12章 出摊,赶集
设置

第12章 出摊,赶集(1 / 2)


第一天傍晚去查看绳套,只收获了一只,可能是受惊了,接下来三天,只抓了十多只竹鼠,牛棚边的杂物间已经清理出来,赵峰在里面砌了两排鼠池,养殖场初具雏形,赵父赵母由着他折腾。

鼠池的建造很简单,池底铺砖,围墙由竹片和砖头构成,竹片中间的砖能防止竹鼠咬断竹子后逃跑,只要定期检查就没问题,十几个鼠池挨在一起,颇具规模。

喂的食物是现成的,赵峰叮嘱赵母每天喂两次,重点交代喂玉米的注意事项,因为喂少了长的慢,喂多了容易撑死。

这三天,赵峰重温了曾经的美好岁月,自家院里也多了一堆编好的竹器,挣钱刻不容缓。

一大早,赵父给他驾好牛车,一再叮嘱他要小心,甚至想和他一起去,被赵峰严词拒绝,赵父可是编竹器的主力,得留下来干活,一天也不能停,资本家的本性开始暴露出来。

这次编的主要是竹筐、筛子和背篓这些农村干活用的器具,竹筐结实耐用,能提能,起码能用四五年,底儿掉了缝个编织袋还能再用,而像筷子筷笼这种,着急时能用高粱杆代替,村里人不到过年一般不会换,虽然制作简单,但是也做的不多,卖不完就当添头。

驾车一路向东走,离渠近的两个村子他没有多做停留,因为大部分人家都会自己做,只有去更远的村子才有销路。

说来搞笑,赵峰在县里能大声吆喝,但是在村里却胆怯了,不过喊了几嗓子后,也就放开了。

开始三个村子,都是问的多买的少,让赵峰有些摸不着门道,因为他报的价格比县城卖的可低了不少。

然后他尝试以物易货,果然销量大增,赵峰这才明白,农民手里钱不多,一般舍不得用,但是用家里养的鸡鸭交换,就不心疼了。

果然是“家有万贯,长毛的不算”,只有手里的大团结才招人稀罕。

来的时候,赵峰有点后悔驾牛车,因为速度太慢了,等回去的时候,他躺在车上,揉着发酸的腿脚,看着车上的鸡笼里装着的十几只鸡鸭,感觉着兜里的沉甸甸,很是心满意足。

老黄牛不知疲倦,一步步往家走,赵峰却昏昏欲睡,一直到天色变暗才回到村里。

赵父赵母已经在村口张望,远远看到牛车回来,俩人赶紧迎过去,就看到赵峰睡的正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还好黄牛认识路,自己拉扯回来了。

赵峰被叫醒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老黄牛卧在牛棚里正在倒沫,想必也累坏了,赵母已经把饭端到堂屋。

“小五,累坏了吧,去洗洗吃饭。”赵母说。

“娘,不累,回来路上太无聊,晃着晃着就睡着了,这是今天赚的钱,还换了些鸡鸭。”赵峰把兜里的钱掏出来,总共有十多块。

“好好好,小五真是长大了。”赵母接过钱,手都在抖,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我爹呢?”

“正在侍弄你带回来的鸡鸭,看着都不错,能卖个好价钱。”

“嗯,明天去赶大集。”赵峰大口吃着面。

年轻就是好,只一夜功夫,赵峰又变的生龙活虎。

刚好赶上星期天,在村口遇到赵大嫂和赵二嫂带着几个小的,一路吵闹不断。

虽然知道赵峰开始做生意,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了。

“小峰,这些都是你收回来的吗?”大嫂看着鸡笼里的七八只鸡鸭,很是惊讶。

“嗯,今天去集上问问价。”赵峰坐在车辕上,正在逗弄几个侄子。

“这得不少钱吧,能卖完吗?”二嫂也开口问道。

“没花钱,都是换的。”

“赵二叔,你们一大家一起去赶集呀?”

“啊,你们也去啊。”

“哎呦,赵二哥,这是要把家里鸡子都卖掉吗?”

一路上不断遇到同村和邻村相熟的人,都一一打过招呼,看他们一大家子带着这么多鸡鸭去赶集,都很惊讶。

这年头,不到万不得已,都舍不得把家禽全卖了,尤其是老母鸡,不然连鸡蛋都吃不上,特别是秋收活多时候,更得吃好点才有力气。

镇上集市并不大,南北一条主街贯穿东西三条副街,成“王”字型,供销社在主街,所以人都会往那里挤,铁匠铺、修锅补盆店、菜市场、废品站、牲口市场和公交站分别在副街上。

除了主街,菜市场是最热闹的,一个个小摊位上摆放着各种时令蔬菜,都是自己园子种的拿出来换点零花钱,家禽市场在菜市场中间的一片空地上,各家都是抱一个公鸡或母鸡来卖,还有摆着成筐鸡蛋的,旁边还是鱼市,所以气味很难闻。

大集很热闹,牛车进不去,只能停在外面树荫下,由赵父看着,赵母和嫂子们帮着把鸡笼抬到市场,一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也惹来不少叫骂。

他家因为鸡鸭数量多,很快围过来一群人挑选,赵母怕小孩受不了市场的气味,让两个嫂子带孩子们去赶集。

这时候还没有专门宰杀家禽的店铺,赵峰去问了几个散户的价格,心里也大概有谱了。

别看村里人舍不得花钱,但是集市上还是有不少有钱人的,有个大妈率先挑了两只母鸡,说是要留着给儿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