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初一一早,林珝与黛玉一块给林如海拜年,之后又与林如海父女一道去了府中小祠堂给林家列祖列宗磕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而在林家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大年初一必须勤读书。 因此,祭拜了祖宗,又用过了早饭,林如海便带着黛玉和林珝去了书房,带头看起了书。 林如海看《资治通鉴》,黛玉看《四书》,而太安静的环境里,林珝看不进去书,于是她便拿了字帖练字。 过了年,她就四岁了。两岁入府时就跟在黛玉身边描红,现在的字虽然仍旧粗蠢黑大,却能看出来是在写字,而不是在画墨团了。 午饭前,林如海又给黛玉讲了一回书,手把手的教了林珝几个字,上午的学习就结束了。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用过午饭,稍做休息,结合实际情况后,林如海则又跟黛玉和林珝讲起了君子的乐和数。 先让人拿了专门给黛玉和林珝准备的小琴过来,因黛玉和林珝的学习进度不一样,林如海还因人施教了一回。 能被古代的探花郎手把手的教琴,那绝对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即便林珝对古琴什么的不感兴趣,也学的十分认真。 申时过半,用了些茶水点心,林如海又开始教两个小姑娘算学。 让林如海吃惊的是在算学方面俩个小姑娘都极有天赋。 黛玉是见天的翻看自家帐本子,接触的多了,也算得多了,时间一长对数字就敏感了。而林珝呢,她早年跟在那位修士身边也偷过师,当时想的都是怎么带着自己的岛逃之夭夭,所以专门研究过阵法。而阵法这玩意离不开数学。后来去了现代,林珝也曾接受过免费的义务教育。 在林珝看来,数学可比什么诗呀词呀的简单多了。这么说吧,她宁愿做两套数学卷子也不想写一篇八百字的小作文。 ←_← 文化人的年过得都充满了文艺和学术的气息。一天下来,林珝这会儿真有些怀念她那位出府生孩子的嫡母了。 去年她在时,年可不是这么过哒。 不过说起罗宁就不得不说一回王嬷嬷母女了。 罗宁对王嬷嬷和雪雁的感观非常不好,有来自原著的,也有来自她所看到的。 王嬷嬷一脸的老实相却难掩油滑,做为社畜,王嬷嬷的表现在罗宁看来非常完美。可做为黛玉的监护人,她就没办法视而不见了。 不过罗宁并没有立时就动王嬷嬷,一来是她当时初来乍到,要做的事情不少。二来也是罗宁想将王嬷嬷母女留给黛玉做磨刀石。 再后来向叶两位教养嬷嬷来了,罗宁便再没将王嬷嬷母女放在心上了。 一山不容二虎,向王二人自有一番交锋。向嬷嬷赢了,她和黛玉也能学到点什么。若王嬷嬷赢了,那黛玉必会警醒,届时自有说法和安排。 王嬷嬷败北,又因为时常拿着黛玉‘不要’的东西补贴亲生女儿雪雁而被向嬷嬷点了出来。没脸留在府中侍候便找了个理由出去养老了。 而雪雁虽还留在黛玉院中,但因没了王嬷嬷,到再没了副小姐的气势。 王嬷嬷没被向嬷嬷挤走前,虽有不少人看不惯雪雁却没谁在黛玉面前给雪雁上眼药。等王嬷嬷一离开,自是有人拿她祭旗。黛玉已经决定去京城时不带雪雁了,理由就是不叫她们母女分离。 林珝也不喜欢雪雁,到不是因为原著,而是雪雁总用一种自己占了她便宜,抢了她风头的眼神看人。 …… 林如海忙里偷闲的在家呆了两日,初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日日都有年酒饭局。 因当家主母没在家,黛玉和林珝没人带着也不好去各府吃年酒。不过林如海的官职在那里摆着呢,家里又只有两个女儿,有那心思活的,都会以家中女儿的名义办个生辰小宴,赏花宴请黛玉与林珝入府游玩。 林如海在公开场合说起这事后,听话听音,黛玉和林珝接到的花笺帖子就更多了。 因小姑娘间的聚会也不需要长辈带领才能出门,到叫黛玉和林珝也有了自己的应酬社交。 呃...主客是黛玉,林珝的年纪只够做个陪衬。 巡盐御史主要负责收缴盐税并监督盐商等差事。林如海即为巡盐御史,自是众盐商恭捧迎和的存在。 他不重女色,又出身世家名门,家产雄厚,那能投其所好的也就是他闺女了。这不,林家主母不在府中,各处到比之前更重视黛玉的生辰了。二月十二,黛玉生辰,扬州城里的盐商和一些官宦人家都早早就送了生辰礼来。 江南向来富裕,所以黛玉生辰时林家并没有施粥,而是将《三》,《百》,《千》各印了九十九套散了出去,如此到也不负诗书传家的名头。 相较于江南,往年都会早早送上生辰礼的贾家直到出了二月都不曾派人南来,就不得不让人多思了。 人还没死呢,就这般‘疼爱’外孙女,可见往日说的那些疼爱不过是浮于表面做做样子罢了。 荣国府如此行事也让林如海对他闺女的外家少了几分好感。至于黛玉,可能是罗宁之前就打了预防针,所以她这边到是没什么想法。 不光没想法,隐隐约约的还有一种兴奋和跃跃欲试。 就像学霸在满心期待考试一般。 四月二十六是宝玉的生辰,因贾母时常提到这个孙子,加之日子比较接近,所以每年贾敏在置办端午节礼的时候也会多给宝玉备一份生辰礼。 这会儿大管家将今年的端午节礼单送过来,黛玉便直接将给贾宝玉的生辰礼划掉了。 你们不送我,我也不送你们。 哼! 林珝双手捧着一个玉制的24锁拆着玩,一边心忖盐商奢靡竟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