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故事在史书上或多或少都有记载,万历皇帝听说民间出了新的小调,叫来宫女,让她们唱,小调唱词轻佻,宫女推说不会,万历大怒,随口就让人将宫女推出去斩了,经身旁内侍提醒,又不肯落面子,于是将斩首改为削发。
在现代人看来,万历或许还谈不上熊孩子,毕竟他热爱学习,尊师重道,受李太后影响,从小对张居正推崇备至,尊敬有加,但人到少年,难免会做出一些中二的事情,假如他的身份是皇帝,情绪一上来,造成的后果就会严重加倍。
虽然万历最后没有杀人,但这件事被李太后知道,对方当即勃然大怒,将万历叫到跟前大骂,并且说出要废黜皇帝的话,任由万历苦苦哀求,李太后才让他去找张居正来决断,并说如果张居正觉得他可以留,才会留下皇帝。
这段戏是整部戏前半段的重头戏,也是编剧和导演所设定的,万历对张居正感情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夏定轻就道:“这场戏原定应该是一周后再拍的吧,要不还是让我们先在别的场次里熟悉熟悉感觉?”
他嘴里说的是我们,但凌烁知道,其实他在照顾自己,怕凌烁重头戏拍不好,又要吃周导的挂落。
虽然明白对方的维护,凌烁想了想,仍是道:“我想试试。”
导演用手指点点凌烁,对夏定轻笑道:“你看人家小凌,少年志气凌云。”
夏定轻也笑:“那是,堂堂少年天子,怎么能没有点志气,我这个老师可是后浪死在沙滩上了。”
既然两个主演都没意见,周导又找人去请李太后的扮演者秦琅过来,秦琅听说要演这一段,有些惊讶地看凌烁:“小凌都准备好了?”
凌烁不好意思道:“台词都背熟了,但具体估计还得两位老师多指点指点。”
他在面对同行前辈的时候,言行举止颇有礼貌,完全不像许多骤然红起来的年轻明星,动辄迟到早退,排场巨大,再加上凌烁又是不折不扣的大帅哥,秦琅当然很好说话。
“跟帅哥一起演戏,我最高兴了,算不上指点,待会儿你多给我签几个名就行,我女儿可喜欢你了!”
凌烁:“秦姐姐的女儿几岁了?”
秦琅:“十岁,哎呀,这年头孩子早熟,才十岁就会追星了。”
凌烁忍不住看了夏定轻一眼,心想他们两人是同班同学,秦琅孩子都十岁了,不知道夏定轻有没有孩子。
他天马行空地胡想着,那头周导让大家开始站位布置,准备开拍。
母子俩一坐一跪,万事俱备,秦琅扮演的李太后深吸口气,开始对儿子痛心疾首,声泪俱下,控诉这些年自己的不容易,控诉儿子的不争气,说他对不起张先生这些年来的教导,对不住朱家的列祖列宗,对不住这天下百姓。
凌烁发现刚才跟夏定轻的交谈不是没有效果的,他的确从秦琅的骂声中找到了一点感觉。
太后虽然享有无上荣光,可她与民间妇人无异,丈夫已经死了,她只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而教导儿子的重任,又落在张居正身上。出于对朝廷重臣的信赖,李太后几乎对张居正言听计从,甚至跟儿子对话,也十句里有九句不离张先生。
这让万历悄然生出逆反心理,他有些不服气,又有些愤怒,这种情绪一点点酝酿出来,在看到张居正气喘吁吁赶过来的身影时,彻底爆发出来。
凌烁蓦地抬起头,朝夏定轻望去。
此刻的张居正,脸色有些发白,气息也有些不匀,旁边还跟着鼎鼎大名的内侍冯保。
“太后娘娘,陛下。”张居正还在微喘,但他的脚步却很稳,走到万历身边,拱手弯腰行礼,却未看万历一眼。
委屈从万历心中悄然而生,他忍不住抬头,偷眼去看张居正。
“太后,自大明立国以来,唯一被废过的皇帝,就是那位代兄而立的景泰皇帝,今上自幼聪敏好学,虚心求问,侍母甚孝,尊敬师长,人孰无过,过则改之,更何况陛下年纪尚轻,还未定性……”
张居正与李太后一来一往,一问一答,安抚平息李太后的怒火。
万历皇帝低垂着头,脸上表情变幻不定,显示了他内心其实并没有那么平静。
“你今日的帝位,多得张先生保全,还不多谢张先生!”李太后怒道。
万历皇帝缓缓抬起头,与张居正对视。
他想的是:为何堂堂天子,仅仅是调笑一名宫女,甚至没有伤她的性命,就要被废位?
张居正虽然帮他求情,但看着万历的目光也是无声谴责,这让万历脸上火辣辣的,心中委屈之意更甚。
只不过是调笑了一名宫女而已。
“张先生,朕知错了,多谢张先生保全,朕必定铭记于心。”他起身,朝张居正深深弯下腰,行了一礼。
这句台词其实是有几重含义的,剧本上编剧也特地写得明白,前面一句是向李太后低头,中间一句是不甘不愿,至于最后一句,就更意味深长了,表面上看似乎是记恩,实际上结合以后的情节看,又好像在记仇。
须得有相当台词功力的人,才能将这句话说得百转千回,寓意深远。
“臣尽的是本分,无须陛下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