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书韵陪着山长几人慢慢的逛着庄子。
林地里的鸡,山地里药材,移栽的瓜苗,都让他们觉得新奇。
“仲霖,这西瓜也是你家开始种的吗?”
山长记得,之前有人往书院送过西瓜。
“嗯,最开始是我大舅兄提议的,我家娘子在一本古籍上看过一些方法,他们兄妹按着方子试了,还真成了。
后来,我们新源县的赵县令组织农户开始试种,效果不错。
现在,新源县的西瓜挺有名的,很多外地的客商,都慕名而来,百姓的收入多了一些。”
想着以安为了一个谎言,用无数个谎言来圆那本古籍的事情,江书韵觉得好笑的同时又心酸,这个时代,埋没了以安的能力。
“赵家的小子也是个干实事的,他年初不是调到江南去了吗?”
“嗯,年后初几就走了。我二舅兄跟着一起去了,拖家带口,没个三五年,回不来。”
江书韵觉得他二舅兄也挺有魄力,不是他一个人走,而是带着媳妇,孩子的。
好在,从捎回来的信看,他们过得还不错。
“不错,都不错。”
江书韵和山长的对话,其他人了解了一些信息。
江讲书和山长的关系不一般,他自己也不是一无所有。
“仲霖,是那片水塘吗?”
“山长,是那。”
远远看去,这片水塘还不小,一大片碧绿的莲叶随风摇曳,看着还挺有意境的。
“山长,堂长,斋长!”
其他夫子看见他们书院的山长等人赶紧打招呼,心里觉得奇怪,山长几乎不参与他们的私人宴请的。
“你们玩你们的,我们也是过来沾沾喜气。”
水塘四周建了好多个亭子,每个亭子之间都隔着很长一段距离,互相不打扰。
方堂长已经跃跃欲试了,看见水塘里有鱼跳跃出水面了,还是大鱼。
李管家想的很周到,不仅建了亭子,准备了鱼竿,连鱼饵都准备了。
现在,整个庄子到处都是人。
有在田里干活的农人,有参观庄子农作物的江家村的人,还有扑蝴蝶,赏花的女眷,还有在练武场挥洒汗水的少年们……
午时,宴席准备好了。
江书韵和沐以安分别引着男客和女客入席,邵明哥几个招待前来的男孩子们,在外院的跨院用餐。
两个主角,江邵容和江邵珂,被娘亲和大姑姑抱着在女眷这边转了一圈。
又被送去外院,抱着给男客看看,尤其山长,名字都是他老人家给取的。
“两个小家伙,真壮实。一点不怕生,以后,会成长的不错的!”
山长看着两个胖小子,孩子的眼神很有神。
“借山长吉言了!”
江书韵以前倒是没看出两个孩子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刚百天的孩子,不都差不多吗?
孩子被抱下去了,大人们开始喝酒,吃菜。
沐以安刚才和大伙聊天的时候,知道她们下午就要回去,不会待到晚上。
她吩咐李嫂子,让她带人开始烤串,一会端给客人们尝尝。
李嫂子她们准备了很多肉串,还有各种蔬菜串,都是现成了,点燃炭火,烤起来也不费时间。
宴席虽然请的是酒楼的大厨,但是菜色是沐以安和李嫂子定的。
没有太复杂的菜色,都是庄子上有的食材,新鲜,水灵。
没有山珍海味,都是家常菜式,做的比较精细一点。
还惹得酒楼来的大厨直抱怨,自己没了用武之地。
但是宾客们觉得菜的味道不错,不油腻,也不寡淡。
江大嫂她们不会形容,就是觉得好吃。
幸好以安没有把她们和那些客人安排在一桌,不然,她们都不好意思伸筷子了。
“三奶奶,万师娘,三婶,各位嫂子,弟妹们,我让人烤了肉串,你们留点肚子。
一会烤好了,帮着好好品品味道。”
沐以安看着大伙吃的差不多了,赶紧玩笑似的说一声,后面还有烧烤呢。
“那我得留着点肚子,上次去烧烤铺子吃了一回,那味道,记忆犹新。”
万师娘喜欢吃点烧烤,再来点小酒,尤其那个煮毛豆,真是不错的下酒菜。
“师娘,你上次独自去吃好吃的,都没有叫上我们姐妹,下次,你得请客。”
江琪的三师嫂和她关系不错,帮着调节气氛。
“行,下次,我带你们三个去,其他人都不带。”
“师娘说话算话,不能食言。”
大伙听着她们说的热闹,对烤串产生了好奇。
外院呢,江书韵早早就打好了招呼,一会有烤串。
这里有不少人都去城北的铺子吃过,还都挺喜欢的。
一听一会还有烤串,都停了筷子,等着吃烤串了。
“那我也尝尝,在书院里就听大伙议论过,一直没机会过去尝尝,今天有口福了。”
山长还真没去过,他轻易不会离开书院的。
“我也尝尝,我也没吃过呢。”
方堂长今天钓鱼钓的很过瘾,虽然没钓上来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