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孙子我也是有单位、有编制、有正经工作的人了。”
“真的?”奶奶脸上惊喜的神色,一闪而过。
放下手里的活,刚要伸手去接唐伟东手里的小红本本,好像想起了什么,赶紧在墙上挂的毛巾上抹了两把,算是擦了擦手,这次小心翼翼的接过了唐伟东手里拿着的工作证。
可惜奶奶不认字,拿着这个小红本本,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也不知道上边写的啥。
但她认的上边唐伟东的照片,和那盖在了半张脸上的钢印。
“你知道奶奶不识字,你快跟我说说,这是啥?你去哪里上班了?”奶奶喜滋滋的问道。
唐伟东指着表皮上的一行字,笑着对奶奶说道:“看到没,这是博物院的工作证,工作地点,就在以前皇帝们住的宫城里。”
“皇帝们住的地方?”奶奶满脸的诧异。
“嗯呐,现在改成博物院了,我就在里边上班。这是我的工作证,你看,这是我的照片,还有单位的钢印。你大孙子我,现在可是正儿八经有编制、吃皇粮的工作人员了。”
“是干部吗?”
“必须是啊,正儿八经的享受干部待遇。”唐伟东大言不惭的说道。
这种单位,在以后也就是个事业编,可在现在,那真是正儿八经的干部。只不过此干部非彼干部,跟人家那些衙门口里掌握实权的,没法同日而语罢了。
反正奶奶又不懂这些,拿出来哄哄她开心,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好,好,还是吃皇粮有出息。我大孙子,可比你爸、你叔有出息多了。给奶奶长脸这事,还是得着落在我大孙子的身上,哈哈。”
奶奶一副老怀大慰,有孙万事足的模样,脸上笑的全是褶皱,眼睛都眯的看不到了。
唐伟东也是心下暗笑。估计这事,奶奶以后又可以拿着出去当谈资,在村里那些老头老太太面前,好好嘚瑟一阵儿了。
从这个小妹妹出生,自己跟她见面的次数就屈指可数。
每回回来刚熟悉过来,自己就又走了,加上她太小,又不记事,认不出这个哥哥来,再正常不过了。
唐伟东还是很喜欢小孩儿的,唐婷婷越是躲着他,他越想逗她。
然后他就围着爷爷的躺椅,张牙舞爪的“追”着唐婷婷要抓她,结果小屁孩嗷的一嗓子,竟然给吓哭了。
爷爷赶紧起身将她抱在了怀里,瞪了唐伟东一眼道:“滚一边去,多大的人了,你吓唬她干什么?”
然后又边帮唐婷婷抹那根本不存在的眼泪,边替她介绍着:“不哭,不哭,这是你哥哥,嬢嬢家的哥哥,你不认识了?以前你不是喜欢跟他玩儿嘛。”
——(嬢嬢,这个称呼在唐伟东老家,代表对父亲的哥哥或兄弟的妻子的称呼,此处指的是大娘,也就是书面用语伯母的意思。)
听到动静的奶奶,端着簸箕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是唐伟东过来了,马上眉开眼笑的问道:“乖孙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到的家,有点累,困了一觉,这才起来。”唐伟东笑呵呵的上前,伸手接过了奶奶手里的簸箕。
簸箕里是一些豆子,可能奶奶正在挑里边的小石子和坏豆子。
唐伟东一屁股就坐在了爷爷旁边的小木板凳上,将簸箕放在了自己的腿上,继续起了刚才奶奶干着的活儿。
“吃饭了没?饿不饿?”
“没吃,正饿着呢,这不过来看看有什么吃的么。”在自己爷爷奶奶面前,不须客套,大孙子自然是有啥说啥了。
一听大孙子饿了,这哪能行呢?奶奶当即说道:“那你等着,我去给你做饭。”
此时的河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用上了煤气。可一些老人,还是喜欢烧柴火做饭,说是这样做的饭好吃,估计也是个心理作用。
他们唯一抱怨的,就是现在的柴火不好找了,曾经遍地都是枯枝和玉米、小麦的秸秆,竟然都成了稀罕物。
可用的耕地越来越少,现在每人平均下来都不足五分地。
收完那点粮食,剩下的小麦秸秆,早就被纸厂给收走拿去造纸用了。
为了村容村貌的美观,玉米秸秆也不许往村里堆积,而是就地打碎了肥田。
枯枝烂叶就更别提了,村里为五保户老人,和因为其他原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的村民,专门设立了清洁工的岗位。
现在村里的地上比脸都干净,还去哪找点枯枝烂叶啊。
家里想烧点木柴,只能去各家企业捡人家不要的一点木头杂碎。或者到村里的木制包装厂,以及某些木匠作坊里,淘腾点人家不要的下脚料和锯末,拿回家来烧。
唐伟东奶奶家做饭用的柴火,还是唐建军从村里那些厂子里帮忙划拉回来的呢。
作为村主任兼村办企业的总厂长,唐建军捡点垃圾木头回家烧火,谁还闲的蛋疼,因为这事去找他的茬啊。
唐伟东看着奶奶到厨房忙活起来,也放下手里的簸箕走过去帮忙。
奶奶做饭,他就找了个马扎坐在大灶后边负责烧火,嘴里还有一搭无一搭的跟奶奶聊着天。
可能是当着爷爷奶奶的面,给了唐婷婷一点“胆气”,也或者是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