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南明义军
  4. 第3章 行军
设置

第3章 行军(1 / 2)


时间又过了数日,王守备传来命令,孟浚明日率领常熟营押送辎重送往嘉兴城外的李成栋军中。

收到命令的孟浚辞别母亲周氏,周氏虽担忧但也是让孟浚一路小心,表示自己会为他祈福。

第二日,孟浚带着孟必安回到军营接受辎重后,开始率领常熟营离开驻扎的营房往嘉兴方向而去。

看着几十车上钱粮辎重兵械,孟浚满肚子里的心思就没停过,不过看着这常熟营近千营兵,一个人麻木不仁的样子,孟浚不管有什么心思都不敢暴露出来,孟浚转头看向在身旁的书生,自从把书生安置在营中,孟浚便把他当做自己的幕僚,只是这书生一路上沉默寡言。

一路上孟浚拿着一本孙子兵法一有空就拿出来学习,虽然很多意思一知半解,但孟浚强迫自己学习,毕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多看书总是没有坏处的,偶尔也和书生探讨孙子兵法,但是书生虽有才气,但显然不在这兵事之上。

孟浚觉得虽然这书生看着有些许迂腐,但还是有些才华的,出口成章,历史典故信手拈来。

押运辎重的速度极为缓慢,一天时间的行程不过25里(差不多现代的12公里)行军途中枯燥乏味,孙子兵法全书不过六千字,这三四天时间孟浚早就已经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于是孟浚便时常与这书生闲聊,书生谈兴不高,偶尔回应孟浚几句,不过这时书生忽然有了些许兴致。

“此地便是阳澄湖了,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阳澄湖蟹之肥美,余数年前与好友曾品尝过,真是回味无穷啊”

“这有何难,此处便是阳澄湖,附近必有店家,想吃可以买一些”孟浚笑着对书生说道

“阳澄湖还在,蟹年年都有,只是故人已经不在已”说完书生看着远处的阳澄湖喃喃自语道“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啊”

孟浚看着书生情绪低落,便转移话题说道:“阳澄湖在大明开国时也出过一位奇人,书生你知道是谁吗”

“莫不是黑衣僧人姚广孝,他的话我知道”书生语气平淡,似乎提不起精神的样子。

孟浚脸上带着笑意问道:“那你觉得姚广孝此人是正是邪,我看史书,有人说他一代奇才,也有人说他是一介妖僧”

“是正是邪,因人而异,在建文帝看来此人那一定是妖僧,祸乱天下之源,而在成祖看来姚广孝运筹帷幄,得之犹如汉高得子房,太宗得房杜,姚广孝此人辅佐成祖,种种谋划,若无此人,成祖岂能夺得天下”书生说到后面,情绪有些激动。

他看着远处的湖泊,声音悠悠的传来:“当今天下,东虏横行天下,不知今日何人可安天下,重整河山”

孟浚听到这话,劝解道:“时势造英雄,天下之大草莽英雄何其多也,今日之沙弥,或许明日便能开创一番伟业也未可知。”

书生听后,苦笑的摇摇头,脸上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说道:“自萨尔浒之战后,官军对战东虏胜则小胜,败则大败,到了如今,更是战不敢战,江北四镇刘良佐,刘泽清坐拥数万大军,竟不发一矢而降,各级官员投降成风,真是可笑,可耻,可叹”

“清军入关并不是真的天下无敌,而是因为朝廷积弱,腐败党争,勇于内耗,却怯于外敌,如果不是朝廷腐败无能,如果不是李自成攻破京师,如果不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孟浚说到这停顿了下来。

片刻后,孟浚语气悠悠的说道:“可惜现实没有那么多如果,李自成打破了北京,吴三桂开了山海关,但我相信只要革除时弊,训练精兵,兵精粮足的话,天下尤可作为”孟浚宽慰的说道。

孟浚和书生在湖边一旁闲聊之时,孟必安侍立在后边,这时忍不住擦嘴到“大人,听说福建隆武帝已经登基称帝,福建郑氏海船千条,精兵数十万,尚有福建江西两广湖广各省,浙江鲁王已经在绍兴监国,如今剃发令之下人心惶惶,各地皆有义举,这时候如果官军北伐我觉得肯定会成功的”

孟浚闻言点点头,对着书生说道:“天下各地义士还未放弃,书生你当振作精神,以待将来”

满清入关以来,烧杀掳掠,人心向背,这时候更是颁发剃发异服之恶政,江南民心早已鼎沸,只是现在各地义军各自独立作战,要是能有一人可以统合各地义军,不说北伐中原,据长江对峙,北望中原还是有希望的。

此时孟浚忽然觉得平时没太注意到孟必安,想不到他消息挺灵通的,还有这种观察力和思维。

三人一言一语的讨论下,书生显的心情激动荡,此时更是对孟浚说道“大人不如我们”

孟浚不待书生说下去便摆摆手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先放肚子里,以后再说”

书生不顾孟浚阻拦慷慨道“孟大人,我等如今剃发异服,死后以何面目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与其如此屈辱活着,不如我们反了”书生在最后反了两字上加重了语气。

孟必安听到书生的话,立刻反驳道:“你个书生之见,现在这种情况怎么反,官军还没有北伐,就我们这几百个人,说好听点是军队,说难听点那就是一群民夫,现在怎么反,再说了扬州砍了八十万人,江北四镇几十万大军都降了,就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