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回到1989:世界重启
  4. 第193章 天眼卫星一号研发制造成功。
设置

第193章 天眼卫星一号研发制造成功。(1 / 2)


现在是9月12日了,刚开学不久,李文龙和陈怡在孙思苗陪同下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背着书包走向教室。几人相对一笑,觉得这些付出很有意义,内心都非常开心。

“今年新招收了二千多人,现在整个学校有学生五千多人了,我们没有允许转校插班,不然就更多了。附近的孩子都想来我们学校读书,好多都托人到市领导了。”孙思苗介绍着。

“要统计好我们职工子女的人数,要保证他们的孩子能在这里读书。我准备在深市也建一个分校,那边的孩子也不少。你抓紧时间和魏总沟通一下。”李文龙对孙思苗说。

“好的,等下我就和魏总沟通。”

几人正准备继续往里走时,李文龙的电话响了。

“小龙,你在哪里?”姜老兴奋的声音传来。

“在广市啊,有什么事吗?”

“你马上来京都一趟,有好消息告诉你,我们再带你去看。”

李文龙知道应该是某项研究方面成功了,电话里说不清楚,也不好明说。

“好的,我现在去,大概下午到。”

李文龙让王龙和机组联系,马上安排航线。到了机场,紧急安插的航线准备好了,就直接登机飞往京都。三个小时后到达西郊机场,早有专车来了在等候着,接到李文龙后车子飞驰而去。

到了京都航天研究院,因为是特殊牌照的汽车,直接过了大门。但是在第二道门时就要下车接受检查才能继续进去了。

姜老已经在一栋楼前等待了,看到李文龙下车就拉着往里走。

一楼是一个层高七米多的大型车间,中枢几位领导和军部几位大佬以及十几名专家都已经到了不久,见到李文龙来了,大家纷纷打招呼。研究所的负责人就带着大家走近展厅,隔着一道玻璃墙看着里面有一个圆柱形的物体。

“这是我们刚研制出来的天眼卫星一号,直径1.8米,高5米,重量在加注燃料后是1166千克,太阳能帆板打开后是十五米宽。”一位研究所的主管介绍。

“这么快就制造出来了?你们真的太厉害了。”

大家纷纷对航天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们表示赞扬和祝贺。

“我们只是负责完善和制造生产,这些都是李先生的功劳。没有他给我们的那些数据和资料,还有关键是计算程序,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

研究院的领导对大家解释道。

“你们过奖了,我只是负责带回来这些东西,主要还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大家的技术。”

李文龙把功劳推还给研究院的所有科技人员。自己对这些荣誉没有用,但是对这些科研人员就意义不一样了。

这是国家的第一颗导航卫星,绝对会载入史册的,作为科研人员,给他再多的钱还不如给他至高无上的荣誉更重要。

“我们的卫星升空后使用寿命是长时间?”一位领导提问。

“我们设计是8年,主要是目前一些材料技术还是有些欠缺,我们正在抓紧和材料研究院共同研发相关卫星的使用特殊材料。”

“要发射多少颗导航卫星才能达到我们的定位和导航的需要?”另一位领导提问。

“我们计划在半年内发射四颗导航卫星,导航卫星被放置在4000公里高的圆形轨道上,倾角为83°,轨道平面与赤道均匀分布。它允许用户每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获取其中一颗卫星,并在导航会话的5-6分钟内确定位置。导航系统使用单向用户对卫星的距离测量。我们会对星载系统和导航设备的不断改进,提高卫星导航轨道参数的确定和预测精度。”

“接收测量设备被布置在“天眼”卫星上,以探测遇险无线电信标。卫星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其重新广播到特殊的地面站,在那里计算紧急物体(船舶,飞机等)的确切坐标。跟踪遇险无线电信号的卫星组成了“spas”系统,与漂亮国-罗斯国-枫叶国的“Sarsat”系统一起建立了一个综合搜索和救援服务。“天眼”空间导航系统主要是为军事用户的导航支持而设计的。”

“那我们最终要有多少颗导航卫星组成才能达到我们实时更新位置坐标的效果?”军部一位大佬提问。

“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决定选择由24颗卫星组成的轨道星座,均匀分布在与赤道倾斜64.8°的三个轨道平面上。“天眼”卫星被放置在大致圆形的轨道上,标称轨道高度为19,100公里,轨道周期为11小时15分44秒。由于周期值,可以创建一个可持续的轨道系统。名义上的倾斜度确保了我们国家领土上的全球可用性。”专家说道。

“我们的卫星制造成本和发射一次需要多少钱?”李文龙问。

“目前卫星的成本费用是2亿左右,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和研发的加深,我们会减少一些成本,会控制在1.5亿元左右。发射成本在3亿左右。”

“多少年时间可以达到民用效果?我的意思是即时信号好连接,我们可以随时知道我们的位置,可以进行导航。”

李文龙又问,这是为了日后开发手机,汽车等导航设备做准备。

“以我们现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