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4. 第173章 兄弟倪墙
设置

第173章 兄弟倪墙(1 / 1)


“顾二哥,咱们几个老伙计也是没办法才找上你的。想着你家向来忠厚,又是咱村顶尖上的人家,又有声望,定能帮忙调解好此事。”

“孙哥,你们也太抬举我了。咱边走边说,有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你快给我说说到底发生什么事,这么急着要我帮忙…………”

孙家在顾家对面山坡底下,约要走半里路,一路上孙家几个人给顾老汉讲了事情起因。

孙家有一房兄弟,大的叫孙强、小的叫孙壮。生下来时由于十分虚弱,父母希望孩子能够长大强壮一些,便起了这个名字。

两兄弟孩童时母亲便撒手人寰,父亲将其拉扯大,大的那个已经结婚了,小的还未成婚。正是小的那个还未结婚,所以两兄弟也一直没分家。不过去年秋天,兄弟俩的父亲雨天抢收晒好的粮食,染了风寒,没两天便不治身亡了。

由于人走的太急,两兄弟分家也就成了问题。老人一人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田地外,剩下的就剩下一排屋子了。

大的认为他是长子,又结了婚有了孩子,他应该多得。而小的认为自己没结婚,后面还要说亲,他应该多得。

这一来二去的兄弟间便起了嫌隙,最后分家产时,不说铁锅这种值钱的大件货,就连葫芦瓢这种村里一拿一大堆的小件货,兄弟二人都要吵上一番,巴不得葫芦瓢一人分一半。

而这次两兄弟打架的原因也是由此而来。

他兄弟俩原本家里有一处二分左右的水田,这水田十分贫瘠,田里多沙砾,田坎多青石,种稻子产量常年不及其他泥田产量的一半。但是这田里却有一口沁,常年出水不断,这也是为什么开垦这两分田的原因。

这两分田因为有了这口沁,田里的水一直很深,就算是割稻子时,里面的积水还有脚踝深。

但是两兄弟分家时,谁家也看不上这块小田,都想拿产量更好的泥田。毕竟水这东西在他们这里不算是稀罕物,只要上面田里有水,下面的田自然也有水。

于是一来二去,这田就谁也不要,都想拿更好的田。

可是谁也没想到,今年天居然这么干,干到每家田里的水的捂着不往外放。曾经这块被兄弟二人嫌弃的田,现在又争的像块宝一样,都想着争到后,把这块田里的水放到自己分好的田里。

顾老汉听完后,也是很感叹,谁也没想到一母同胞的兄弟俩,竟在父母死后闹成了这个样子。接着一想到自家还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儿子还未婚,对比孙家这情况更严重,更加一个脑袋两个大。

接着顾老汉提出来自己的疑问:“孙兄,你侄子兄弟两个当初分家时没有找里正写契约,找县里重新办地契嘛?”

孙家几个长辈听到后,脸有些羞愧的说道:“顾二哥,你是知道的,咱兄弟几个不像你家那样家大业大。就咱们几个的家底,就哪那么点东西,除了几间别人看不上的破土房,就剩下几块田地了。

这找人重新办地契,还得要给茶水费,又要请人起草契,所需花费也挺多的。再加上最后一块田没有分好,便由我们同祖的几个长辈出面,将他们兄弟两个已分好的田地做了个见证。谁成想…………”

“你这家大业大可折煞我了,我家做的也是小本生意。你看到现在,我家的田地还是那么多,实在称不上家大业大!”顾老汉谦虚的说道:“这倒也难怪两兄弟会打起来,也是难为你们几个长辈了。若是我家日后出现此等事,也要麻烦几位老兄出面帮忙了!”

顾老汉说的十分谦逊,首先就否定自家家大业大,毕竟都是同村的,自家富裕起来不能太过张扬,容易招到别人妒忌。自古就有嫌人穷,怕人富的说法,这一个村子里尤其注重这个,一旦被人记恨上了,有的是机会报复。

同时,顾老汉又称赞了三人,说他们有长辈的气度,扶持后辈。将自己也放在了和他们同一高度上,自家也有三个儿子,将来也有这方面的问题。虽然到时候顾家可能早已成为真正的地主,不需要这些人的帮忙。

等几人简短的介绍完情况后,顾老汉一行人也来到了孙家两兄弟院前。

此时院前已经挤满了人,围着孙家兄弟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最里面的自然是孙家两兄弟孙强、孙壮,看得出来,两人已经动过手了,下手还不轻,各自脸上都挂了彩。紧挨着两兄弟的,自然是他们孙姓本家的人,他们各自安抚着兄弟二人,说着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分家了也是一家人之类的话。

而最外面的,自然是一群凑热闹的吃瓜群众,这种事他们消息最灵通,磕着炒米带着孩子就过来了,在旁边你一嘴我一嘴的。

至于吃瓜群众为什么有这么多,当然是因为最中间坐着的是兰溪村明面上最有话语权的———王里正。连他都出面了,兰溪村自然大部分人都知道了。

王里正本来还在讲一些兄弟需和睦之类的话来劝说两兄弟,可看到孙家长辈又请来了顾老汉,脸上突然有了一瞬间的不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