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反而像只是个噱头,被顺带用来攻击镇北大将军。
一开始正是因这一点,让她有些没想明白。
后来想到那箱金条,她便有些明白了。
恐怕是齐成昨日的举动,以及她与两府走近,让二皇子的人疑心镇北大将军已经选择站位太子。
毕竟她的父亲是太子帝师,哪怕现在成罪人,也脱不开他与太子的关系。
她一个无权无势的罪人之女凭什么能游走两大军府之中,还得镇北大将军嘉奖。
想要什么的人,自然会想到什么。
想明白后,她只觉得有些好笑。
果然什么主子养什么奴才。
自负的主子,奴才也一样自负。
她现在倒想知道那位地头蛇会怎么做了。
谣言传开时,两府便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起初他们只当是昨日齐成被下了面子,想要通过言论教训一下沈婼。
只是后面谣言越听越不对劲。
表面看是在讨伐沈家父女。
但却处处直指两府。
甚至还有暗指镇北大将军。
他们也不是蠢的,当下便派人去彻查。
近来羌部已经开始动作频频,最近边城都在防着呢。
他们就怕是羌部安插进来的眼线在搞风搞雨。
不过派出去的人还没带回消息,赵知事倒是先拿到沈婼送来的名单。
在看到那份名单和资料时,赵知事哪还不明白情况了。
所有事情瞬间明朗,让他气得直接踹翻了桌子。
柳大人被请过来,看到这份名单时,也怒从心起。
“混账!这是把边城当成什么了。”
边城内部也不是完全拧成一股绳子。
别说内部,就是几座边城之间有时候都明争暗斗不断。
可无论再怎么斗,他们都清楚分寸在哪里。
所以边城看似最乱,其实也是最稳的地方。
不然也不能被称为国之要塞。
而统军就是这座要塞的定海神针。
镇北将军如今就是这样的存在,有他在,北境边部无论如何觊觎魏国,也只敢小打小闹。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边部想寻机除掉镇北大将军。
但硬的不行,软的陛下也不接。
毕竟魏帝也非常清楚,在没有比镇北大将军还强,威望还高的人能顶上去时,这根定海神针就不能挪动一分。
别说那些挑拨都是假的,即便是真的,魏帝也都只能先忍下。
可二皇子的人一来,就直接上手抹黑镇北大将军,挑拨边民与军部的关系。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让边部趁虚而入,直接动摇的是边城稳固的根本。
几位皇子斗生斗死他们都不管。
可动摇边城安危就是不行。
两人气过之后,当即修书一封,想立刻送去给镇北大将军,给他提个醒。
二皇子来这么一手,要么就是蠢笨无可救药。
要么就是真如传言一般,以为镇北大将军已经与沈仲联合。
沈仲背后的人是太子,与他联合不就是站位太子。
这事可大可小,必须尽快解决。
信送出后,两人也没坐着等消息。
赵知事立刻让张副将亲自带城卫兵,以抓边部间人的名义四处抓人。
原本聊得正起劲的不少人,突然被军兵冲进来给抓了。
不少百姓都慌起来。
然后就听到张副将沉声高喝。
“探子回报,羌奴欲要秋收来犯,今日恰出此重伤大将军,挑拨边城百姓和边军之言,恐是边部间人所为,奉赵大人之命,查抓间人,若有知情举报者,当有重赏。”
边城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能不能好好活下去。
而能威胁他们生存的,也就粮食,寒冷和战祸。
其中,战祸正是导致他们过得如此困苦的最主要原因。
更是有无数边城百姓死于战祸。
不夸张的说,边城千百户,没有哪一户没有男丁死于战场。
战斗紧急时,哪等得了朝廷援军,都是就地征兵。
战争凶险,九死无回。
可若不上战场,一旦城破,便是全城皆亡。
必要时候,别说家中男丁,就是老人小孩女子都得上城墙,堵城门。
所以边城百姓们最痛恨的,是总是来犯的边部羌奴。
几乎到了听到羌奴就会应激的程度。
一听今日出现的谣言可能是羌奴间人所为,瞬间一个个都化惊为怒。
“我就说怎么突然都在说这些。”
“我还听到不少在骂赵大人和柳大人啊。”
“别说赵大人和柳大人了,我还听到有指责大将军的呢。”
“什么,该死,果然是间人阴谋。”
“这分明就是想挑拨我们的关系!”
“我早就觉察不对了,一个个都说得有板有眼跟亲眼见着似的,太奇怪了。”
“那你怎么不说。”
“说什么,我一说就被骂是不是也跟沈婼有一腿。”
“对,我也就说一句,这事有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