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今年十四, 正在上初二,根据记忆,她的成绩中等偏上。
而且在记忆里闻知也没发现姚红娟虐待过原主, 姚红娟一向沉默寡言。
姚红娟不是本村人, 她照顾过村里的孤寡顾老太太,顾老太太去后把她的房子赠给了姚红娟,姚红娟就在这里落脚了。
原本姚红娟年轻的时候也有人给她做媒,但是姚红娟带着个孩子,又传出她伤了身子不能再生孩子, 于是做媒的人就几乎没了。
也有人家里孩子多,想要娶姚红娟回去照顾老人孩子, 姚红娟全都拒绝了, 一向寡言的她言辞犀利,“你们当我傻子啊, 我好端端的一个人,带着闺女也能过活,我哪里想不开去照顾一家大小,还得看眼色吃挂落, 谁打这个主意,谁敢强迫我,小心我烧了你们家房子!”
这话一出, 再也没人敢给姚红娟说媒,便是有那游手好闲的无赖汉想过来占便宜, 姚红娟养了狗和鹅, 人一接近,狗叫鹅追,姚红娟手里拿着一盆开水, 兜头兜脑泼出去,跑慢些就得皮开肉绽。
姚红娟还道,“下回我滚油伺候!老娘且等着你们!”
这样一来人人都知道姚红娟是闷声不吭只会咬人的母老虎,于是就没人敢来撩骚说荤话,她是敢当场翻脸上手打的。
凭着这份泼辣,姚红娟在村里站稳了脚跟,而且村里人也不讨厌她,因为姚红娟除了对这些人厉害,平时为人是很不错的。
她身正影正,就会被人高看一眼。
不过姚红娟一个女人,又带着孩子,生计却无着落,顾老太太能把房子送给她,老人家的地却是村里人的,姚红娟只有房前屋后几分菜地。
于是她就做包子馒头卖赚钱养活自己和女儿。
村里离镇子也不远,她每日蒸好了包子馒头就骑着三轮车拿去镇子上卖,如今人们的条件也好了很多,姚红娟的包子馒头用料实在,味道也好,生意还是不错的。
姚红娟就这样把原主养到了现在。
闻知从记忆里得知,母女俩虽然不富裕,但是也没有饥寒交迫,基本上原主要什么姚红娟都能满足。
原主也体谅母亲辛苦不会胡乱花钱。
乡下的中学,同学们条件也差不多,衣服都是校服,也就书包文具方面拉开了一些差距,其他看不出来。
原主年纪小,也比较单纯,又是学生,没多少想法。
闻知却想的比较多。
比如姚红娟从来不提娘家,也从来没说过她的亲人,原主小时候问过姚红娟自己的父亲是谁,姚红娟含糊其辞,从未明确解释过。
这些好像都佐证了姚红娟小三生子和未婚先孕。
十几年前,姚红娟这种情况确实会被人说嘴,她因此不愿回家也说得通。
闻知找出书包开始做作业,家里只有一张桌子,姚红娟在剁馅,闻知就找了凳子当课桌,坐在小凳子上写作业。
屋内只有密集的剁馅声。
等到剁完素馅,姚红娟从塑料袋里拿出猪肉和猪油,起锅烧水清洗猪肉,又开始熬猪油。
她手脚十分麻利,等闻知做完作业,猪油已经熬好了在放凉,姚红娟剁起了猪肉,她的包子馅就两种,一种纯素馅加猪油,另一种就是萝卜加肉,这肉也是肥的多,不过有了萝卜,这肥肉就一点不腻。
等弄好了馅料,姚红娟就开始揪包子皮包包子,面粉是一早就发好揉好了的。
闻知过来帮着包包子,这是原主也会的技能。
姚红娟看着闻知包好的包子笑道,“你这褶打的漂亮。”
闻知道,“熟能生巧。”
母女两个低着头,都是动作飞快。
姚红娟看了闻知一眼,“今天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心事?”
平时原主会和母亲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闻知哪怕有原主的记忆,但是她和原主性格不同,她不知道和姚红娟说什么。
闻知随口道,“在想一道题呢,对了,昨天我见到了我们班上的李晓丽,她说到顾峰家做客,顾峰的奶奶是李晓丽的外婆……妈,我有外婆吗?”
姚红娟道,“怎么没有呢,没有你外婆哪来的我,只是你外婆和你外公走的早,他们也只有我一个女儿……有亲人在,就有个家,没有亲人了,也就没家了。”
闻知装作好奇道,“那外公外婆是哪里人啊?”
姚红娟说是某某省人。
闻知又道,“那么远啊,那妈你怎么来了这里?”
姚红娟落脚的地方离她的家乡相隔即便没有千里也有五百里。
姚红娟手里利索的包着包子,嘴里道,“那时候家里穷啊,出来找工作,正好遇着你顾奶奶,你顾奶奶是军属,老伴去的早,两个儿子都死在战场上,她孤苦无依,又不愿住养老院,正好我和她投脾气,于是我就自愿过来照顾你顾奶奶,然后就在这里落脚了。”
闻知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姚红娟道,“你这孩子,怎么想起问我这些了?”
闻知道,“好奇啊,我们老师说是人都有根,寻根是人之常情,新闻上不是有什么侨胞之类的回国寻亲么,我就想你有没有亲人寻过来。”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