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9张小花和雷波也同样准备妥当,各自背上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反步兵地雷。
一旦进入丛林,这些地雷就能成为他们的警戒哨。
而63式的携行装备更是不可或缺,这些看似普通的布料却能把装备整理得井然有序,减轻了携带负担,几乎不妨碍行动,真是设计者的智慧结晶。
见林双喜上楼后,张小花和雷波分别站在了大门两侧,准备就绪。
林双喜像一只准备出击的猫一样,悄无声息地来到二楼窗户边,借助窗帘遮挡,将狙击枪伸出窗外,紧贴枪身,眯起一只眼睛,通过瞄准镜观察远处的三层建筑。
79式狙击步枪是基于苏制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改进而来,这款枪在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中被缴获,并因其出色的性能迅速被仿制,于1981年投入大规模生产。
林双喜手中的这把79式狙击步枪,可以说是相当新的武器,在当时,这样的装备对许多士兵来说都是少见的。
这把枪使用了导气式运作机制,通过旋转枪机实现闭锁,并采用击锤式击发设计,可以进行半自动射击,射速较快。它配备了一个能装10发子弹的弹匣,有效射击距离可达1000米。
此外,枪支不仅有传统的带弧形标尺和圆柱形准星的瞄准装置,还有一个4倍放大的瞄准镜,帮助减少射击偏差,提升精准度。
可惜的是,由于缺乏专用的狙击弹药,这款枪在夏国只能使用标准的7.62x5453式弹药,这对射击精度有所影响,不如其原型SVD出色。
尽管如此,这把枪在夏国军队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夏国军队第一款正式列装的专业狙击步枪。根据公开资料,它曾创造过最高的击杀纪录,由一位名叫郑钰的五项全能神射手保持,他共击毙超过50名敌人。
显然,这些成为战机的敌人,是安南的士兵……
林双喜迅速锁定了目标。
大约200米开外的一栋三层建筑的阳台上,有个人正倚着栏杆抽烟,烟头时明时暗。
那人脖子上挂着一副望远镜,时不时举起向这边张望,但他显得非常轻松,仿佛对暴露身份毫无顾虑。
林双喜心里嘀咕道:“你到底是来执行任务的还是来度假的?这么悠哉,真把我当成你盘中的肉了!”
尽管79式的瞄准镜只有4倍放大,但在200米的距离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对方。
旁边地面上还放着一支看起来威力不小的长枪,虽然林双喜不认识具体型号,但从那粗壮的枪管就能看出,这绝不是什么好惹的家伙。
如果让对方先动手,自己所在的这栋旧楼可能挡不住一发子弹。
因此,必须抢先一步行动。
林双喜深吸一口气,将瞄准镜对准了对方的胸口,并轻轻地将手指放在扳机上。
根据你的要求,我会尽量简化语言并保持故事的紧凑性和吸引力。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
这是他的经验,尽管79式狙击步枪专为射击设计,但其精度只能算一般。因此,为了确保射击准确无误,他通常不会瞄准敌人的头部。
虽然爆头很刺激,但头部目标太小,而胸腹部则大得多。即使瞄准有误差或枪支精度不足,也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这不是游戏,而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切都必须以实用性为主。
枪已经提前校准完毕,拿出来就可以使用。当天天气晴朗,视线清晰,微风轻拂,距离也不远,无需复杂的弹道计算。林双喜打开保险,调整呼吸。
一只鸽子飞过对面三层楼顶,鸽哨声引起那人的注意;同时,勃生堂河上传来汽笛声,两艘游轮正在交汇。
此刻正是机会!
林双喜轻扣扳机。
"砰
"
枪声清脆,瞄准镜中,刚刚还在阳台上吸烟的男子瞬间倒下,像断枝一样从阳台上坠落,连一声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
枪声是行动的信号,楼下的张小花和雷波对视点头,两人同时拉开56式冲锋枪的保险,并拿起一枚67式手榴弹准备投掷。雷波伸手去开门。
但就在这时,一个压抑而急切的声音让他们停了下来。
他们听得很清楚,是林双喜的声音,他说:
"不是我,快回来!
"
居然不是林双喜开的枪?
那会是谁呢?
难道还有别的帮手?
张小花和雷波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惊讶。
有第三方插手,情况立刻变得复杂起来。这对他们是福是祸还看不出来,但有一点很清楚:在搞清楚外面的人是什么来头之前,他们绝不能轻举妄动。
两人默契地停止了一切行动。
林双喜一看到三层楼上那名狙击手倒下,立刻通知楼下两人要小心,担心他们会误解而冲动行事。第三方的加入意味着可能引发一场混乱的战斗,而他们三人显然是最弱势的一方。
确认楼下同伴收到消息后,林双喜松了一口气,继续警惕地观察外面的情况。
巷口守卫们显然没料到会有枪声响起,他们条件反射般地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