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瞥向那几张京兆府的告示,总觉得若非太后多此一举,说不定有江湖中的高手护卫,他还能更加安全些。
**
安国公接下防卫的责任,勤政殿的大人们也一一告退,五成群的走在出宫的路上,长吁短叹,对京城近期发生的两起刺客事件表示担忧。
长信侯叫住了疾走的安国公:“国公留步。”
安国公回首见是他,便停下脚步等待,长信侯走近后他才问:“长信侯还有何指教?”
“唉,国公,今日太冲动了。你怎可贸然应下此事?”长信侯忧心忡忡的说。
安国公想起他多嘴提起天极盟之事,心中有气,语气不悦道:
“我不应下怎么办?难不成真让他们把刺杀镇国公的屎盆子扣我头上吗?长信侯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长信侯没想到自己过来好言相劝,还落了一通埋怨,也不想想,今日在勤政殿中是谁冒险帮他解围,要不是太后那一封多余的懿旨,他早就成功把责任从朝堂转移到江湖上去了。
“是是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此我便祝国公好运吧。”
说完,长信侯不等安国公做出反应便拱手告辞。
安国公见他生气,也有点后悔,但他现在脑中一团乱麻,实在没心情追上去安抚,甩着衣袖往反方向去。
高俭拿着小剪子,修剪着一株迎客松的小盆景,叶丹青从殿外走入,高俭看了他一眼,不禁笑道:
“演技不错啊。”
叶丹青谦虚的说:“都是陛下教得好。”
高俭用小剪子点了点他,嘴角噙着一抹轻松的笑,问:
“告示没真的张贴出去吧?”
叶丹青说:
“没有。陛下的慰问嘉奖旨意比太后懿旨先送出去了,京兆府尹拿不定主意,两边都想讨好,又两边都不想得罪,一直犹犹豫豫,到最后也没决定到底贴哪张。”
原来在太后下懿旨通缉柳星白和师岚之前,高俭已经派叶丹青去传嘉奖二人的旨意,京兆府尹怕卷入皇帝与太后的争斗,便准备了两张告示,打算先拖一拖,看看形势再说。
“那个老太婆,小肚鸡肠,又蠢又坏,居然能在先帝身边待了一辈子,色令智昏啊。哎不对,老太婆也没什么色啊,令人费解。”
高俭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跟叶丹青抱怨,手里的小剪子一点没停,卡嚓卡嚓的按自己的心意修剪着翠绿饱满的盆景。
叶丹青不敢接话,却在心中无限赞同高俭的话。
按理说太后能在先帝身边待一辈子,不该是这样冲动易怒沉不住气的性格,可她偏偏就是能在后宫横行霸道,把先帝后妃们弄死一个又一个,还成功熬到了太后的位置上,究竟是先帝对她情有独钟,还是有什么别的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高俭把最后一处剪掉,心满意足的放下小剪子转身离去,口中欢快的说:
“奏折不批了,朕找皇后去。”
高俭从窗前离开后,叶丹青看到被他剪过的盆景,十分的无语。
只见好好的迎客松居然被他修剪成了一个爱心的模样。
就他这样,还敢说先帝色令智昏?叶丹青忍不住心想。
太后的眼线不少,自然也听说了张大人被预告刺杀的事,但她懒得去管,便在得知群臣到勤政殿商议对策时偷了个懒,没高兴去旁听,一直等到勤政殿那边传来消息,说群臣已经散了之后,才将她安插在勤政殿外的内应召来问话。
得知自己让京兆府下通缉令的行为受到群臣指责时,她整个人都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件事,竟成了压在安国公身上的大山,还逼得他冲动应下保卫张大人之事。
太后只觉耳鸣声起,血气飙升,倒退两步后被气得晕过去,紧接着就是太医署的好一阵忙乱。
而太后原定召见皇后给她下马威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毕竟折腾人也是需要养好身体的。
**
户部尚书被预告刺杀的事在京城很快发酵起来,人人都很关注事态的发展。
安国公在勤政殿中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一时冲动,毛遂自荐保护张大人的安危,原本他以为保护一个人能有多难,只需多调些禁军把张府团团围住就好,再派人日夜追随贴身保护张大人就好。
然而这件事真正做起来,他就知道到底有多困难。
其中最让他崩溃的是,由于关注的人实在太多了,他每做一个部署调整,很快就被传出去,短短的六日,他改了不下二十多套布防方案,就为了把张大人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可这个‘秘密’永远不会超过半个时辰就被人破解流传出去。
他想找出内鬼,可偏偏人人都可能是内鬼,张府里有,禁军里有,让他想抓都不知从何抓起。
好不容易到了第七日,刺客约定的杀人之日。
夜色当空,繁星闪烁。
本该是良辰美景的夜晚,张府上下却一片肃杀。
从大门到二门,再到门、四门,凡事有门的地方就有禁军看守站岗,屋顶上,屋檐下,水井旁,大树边,门里层门外层,八百个禁军把张府内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如此高规格的严阵以待,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