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活字印刷,可以找些写惯了话本子的书生所写几本这种案例,然后进行印刷贩卖。” 杨大人点头,但是没有做点评,而是看向自己的儿子,被用眼睛‘叫到’的杨泰清早已在心中打好腹稿,沉声说道:“孩儿觉得可以在子长兄的基础上降低印刷的价格,比如纸张和墨水可以用差些的,让穷苦百姓能够买得起。还可以把之前在城门上**的那些人换下来,换成讲这些个案例,让百姓用听得方式了解大兴律法。” 杨大人点头看向霍霖,霍霖果然也不负众望,开口道:“学生听杨兄和子成兄的想法后,觉得可以在子成兄找人写完后先让几位百姓先看一遍,能够吸引他们兴趣后再装订成册;因这话本的目的重在教化不在盈利,故而可以如泰清兄所说的一般用较差的纸墨,不过可以分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为最上等,可以卖给有钱的富户,丙等可以让穷苦百姓买的起,或者直接用甲等卖的钱养丙等,丙等直接送给穷苦百姓。” 杨大人笑着看向霍霖,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霍霖看到后,绞尽脑汁再次说道:“还可在城门讲解的基础上加上城中说书先生的讲解,说书先生更重视趣味性,能最大限度的吸引百姓的兴趣,也可以让这些律法故事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话内容,潜移默化的教化百姓。 为了让百姓更加认识这编撰出来的律法故事,可以鼓励百姓购买,比如若购买这书,则犯罪后能够在书中找到这书并能说出所犯何罪,则可酌情减免些处罚,比如本来要罚钱十两可以变为九两,具体量刑当然是由官衙制定,相信大人对于这点一定比学生有方法。”[2]说完看向杨大人。 杨大人听到最后衙门可以发挥的部分,不由得笑了。 杨泰清震惊的看着霍霖,惊讶道:“知法犯法不罪加一等竟然还可以减免刑罚?” 霍霖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不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让百姓知法懂法。” 杨大人再次在心中暗暗感叹人的参差,替霍霖说道:“一开始用这个法子推行个五六年,让大兴百姓每户皆学得律法后再进行调整,可行。” 听到此法可行,三个小子压抑不住内心的开心。 杨大人望向他们:“你们想要实施?” 能够实施看看当然是最好的,霍霖望向杨大人, 杨大人沉吟片刻:“你们可以先进行前面几个步骤进行宣传,至于最后面那个购买律书即可进行减轻刑罚,暂时还不可行。” 这个霍霖也清楚,说到底前面的请人写书成册外加印刷传播只是‘商’之事,而后面的减免刑罚则已经是‘政’的内容了,容不得杨大人不谨慎。 征得杨大人的同意,并且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后,霍霖他们就开始了他们的行动,管家找来以写话本为生的书生,让他依据霍霖他们整理出来的可以写成故事的律法进行书写。 写完后霍霖他们再找来周边的百姓让他们看并提出意见,修修改改,终于做成了一册的量。 可能真的是因为霍家、晏家和杨家都不是抠搜人家,所以霍霖在分层级印刷时乙丙等印刷了不少,甲等倒是没有印刷多少,他就想着大不了就丙等就直接赠与百姓。 印刷完后,霍霖三人看着仓库这成堆的书籍,真可谓是书海啊。 霍霖与自己的好友商量道:“你们觉得直接在书店卖,还是找个酒楼放说书先生旁边,亦或者直接送……” 晏温和杨泰清也还在思考。 【在酒楼里只有有钱上酒楼的人能够听,还不如直接把说书先生搬到某个宽敞的地方,然后让说书先生去说里面的故事,最后把书放旁边卖】 【既然要给百姓,送也行啊,不用卖。】 【送上门的谁会珍惜,既然是给百姓何不如让他们以物易物,比如两个鸡蛋换一本书,两个鸡蛋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至少让他们知道这书不是没有价值的,不会拿去垫桌脚。】 霍霖觉得自己的弹幕朋友说的有几分道理,于是又与好友商量了下,最终确定了方法。 …… 城门旁,原本平平无奇的空地上修起了一个小高台,上面布置喜庆,还摆着说书案,而在台子的一旁放置着一个红布罩着的大东西,出入城的人都惊奇的围过去凑热闹,还好这地儿是专门用来普法贴告示的,倒是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出入城门。 一切准备就绪,说书先生准时上台,坐在位置上,后台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乐器声吸引来民众后,木头一拍,说起书来。 “各位父老乡亲,今个儿借苏州府的这块宝地与你们说一说,在黄家村,有那个王小二啊,他身高九尺……” 民众都被他口中的故事吸引住了,随着他的说书节奏而情绪起伏着。 说书先生说到王小二的犯罪时,民众们都在害怕,说到王小二被抓住时台下一堆鼓掌叫好的,然后是短短的几句律法。 霍霖他们在旁边的酒楼围观着,都不由得佩服起了这个说书先生,这调动民众情绪的功力不是霍霖这些人所能匹敌的。 最后,说书先生道:“今日主家有喜,特命老朽每日来此说书,十日之期,直到这本书讲完为止,并愿意把这本《大诰》低价送与各位父老乡亲们,只需一个蛋,无关鸡蛋鸭蛋鸟蛋皆可,先到先得,送完为止。”说着台下的红布揭开,叠放的满满的都是书。 底下的民众被这个价格给震惊了,要知道书的价格可是非常贵的,就说书先生手中那厚度,没个一两银子可真的是下不来。 有人意动,有人迟疑,终于,有个穿着文人衫的学子走过去,拿起书翻看起来,惊呼道:“这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