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抗清
  4. 第275章 岳父命不长,女婿当勉之
设置

第275章 岳父命不长,女婿当勉之(1 / 3)


黄袍加身的吴三桂终决定在武昌登基称帝。

不仅仅是众望所归,更在于这件黄袍他脱不了。

黄袍,人心向背也。

称帝也不仅仅是披件黄袍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新天子的登基仪式。

首劝有功的张长庚将吴皇帝的“加冕”仪式场地定在了武昌贡院。

此地宋代就曾设州学,明洪武年间为湖广贡院所在。

作为武昌“地头蛇”,张长庚很自然的成为吴三桂称帝仪式的“总导演”。

或者说总负责人。

除张长庚外,吴三桂又指定小女婿王永康、户曹来度协办。

根据张长庚的分工,户曹来度主要负责改易官职,册封勋爵、通知事宜。

这项工作很重要。

先前吴三桂以大元帅设政权置六曹,如今称帝为天子这六曹就得晋为六部。

谁是皇后,谁是皇贵妃,谁是太子太孙,新朝爵位定等制度,又有哪些人能获爵位,这些都是事关各方利益的大事,怠慢不得。

另外新朝既定,用什么年号,造什么新历,制什么新钱币,恩科乡试、会试什么的,都要立即着手办理。

可谓事务繁多,以王五的见识水平根本办不了。

按规矩这些事情是由礼部、工部来办,可负责礼部的尚书钱点去东南代表吴三桂调和耿郑矛盾,工部尚书吕忝子兼湖南巡抚留在长沙,只能从随行的户部来度、刑部冯苏、兵部韩大任中指定一人负责。

其他人如夏国相、吴国贵、马宝等都不擅长。

韩大任、冯苏又都是武将出身,于典章更是不熟,只能由早年是明朝参政的文官来度负责。

许是知道这一点,老张便特意安排王五充任场地负责人。

说白了就是个监工。

活很轻松,监督工人将武昌贡院打扫一新即可。

整个仪式典制在老张的建议下全盘采用明制,御用仪仗、卤簿一应必用之物也皆仿明朝。

具体工作自有专人负责,无须王五操心。

接连数日都在武昌贡院打转,一心一意充当监工人选。

昨天吴三桂召集百官商量新国号,最终定下以“周”为号。

新朝即为周朝。

年号老张同来度他们拟了四个,一为“兴武”、二为“定武”、三为“洪基”、四为“昭武”。

老张倾向以“兴武”为年号,原因在于“兴武”更合北伐气势。

来度则希望以“洪基”为年号,意仿效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

可最终“兴武”和“洪基”都没有被吴三桂采纳,“定武”也因为谣传郝摇旗拥奉明韩王用过被弃,选的是“昭武”。

据老张外甥章阿庆说,吴三桂选“昭武”为年号是受到一個道人影响。

这几天等着登基的吴三桂也常带那道人游览长江,很是看重。

对此,王五并不在意。

他只在意吴三桂登基称帝后的北伐,其它都不关心。

武昌贡院作为湖广贡院所在,占地很大,因为这里也是湖广乡试的举办地,整个场地完全利用起来可一次容纳五到六千人。

根据老张给的图纸,王五命人将贡院不必要的设施全部拆除,又叫工匠将贡院柱子刷上红漆,再将原先考生考试的地方格成一百来间类似朝房所在,以供官员、随员、士兵、百姓士绅代表观礼。

基本都是按总负责人老张给的图纸办的,没有在此基础进行大的修改,更没有将自己前世的大会场面搬来。

一来时间来不及,二来也怕水土不服。

真搁贡院前拉上大横幅,把墙刷上白的,看着肯定不伦不类。

一圈巡视下来基本满意,正要回去休息时,目光突然停留在贡院房舍上的瓦片,思虑片刻命人叫来几个工头,吩咐他们马上安排人手逐殿检查殿瓦,有破损、滑落危险的全部更换,另外将所有殿瓦全部刷上黄漆。

另外想办法尽量加固瓦片,确保即使有大风也不会发生坠瓦事件。

如此安排是因为王五想起前世吴三桂在衡阳登基时碰上暴雨天气,导致殿瓦在狂风吹动下不断坠落,甚至于临时修建的朝房也被大风吹的乱七八糟。

湖南地气湿热,三月里骤风骤雨乃是常事,如今是在武昌登基,又是十月天气,本不虞这等场面发生。

但王五还是特意打了个“补丁”,防止出现这种叫人难堪场面。

毕竟,这种事一旦发生肯定会被有心人利用,进而大造舆论说吴周王朝是个短命王朝,极易动摇人心。

即便王五内心深处也不承认这个吴周王朝,但眼下他需要吴皇帝带领群雄北伐满清,所以就必须将一切不稳定、不团结的因素排除掉。

吴三桂那边已经将正式称帝的消息飞马通报各地将领,因为战事原因这些将领肯定不必到武昌观礼,只需呈上贺表即可。

“盟友”方面,不管这些势力怎么看待吴三桂称帝,该通报的还要是通报。

与“盟友”势力接壤的吴军将领也自然收到密令,做好防止友军袭击的准备。

刚要离开贡院,外面来报说是皇帝来了。

王五不敢怠慢赶紧带人去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