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抗清
  4. 第248章 胡全才论成败
设置

第248章 胡全才论成败(1 / 3)


坐地起价,是小人作为。

但王五不觉得自己单方面“提价”有什么不对,这会不趁火打劫什么时候打?

反正慌的不是他,而是陕西那三位。

五千匹战马换取明军不重返夔东攻打汉中,怎么看这笔买卖都是陕西方面划算。

因为哪怕明军不打陕西,只要摆出一付进攻架势,尚在茅麓山未完全撤回去的陕西绿营就得被明军拖的不能动弹。

康恩倍透露的消息是目前尚在茅麓山和巫山一带的陕西清军有六七千人,整个西北清军包括驻防八旗总兵力是六万余人,其中陕西绿营三万多,甘肃两万多。

不过陕西绿营接连受明军重创,虽经补充但真正能战之兵也就万余人,故而滞留在夔东地区的这几千精兵于陕西方面就是救命的稻草。

要是不能及时撤回,一旦吴军自四川北上,陕西门户汉中就跟不设防似的。

汉中丢失,不仅西安面临吴军大举迫近压力,甘肃那边同样也会受到波及。

西北一旦糜烂,后果是陕西三巨头无法承受的。

因此,西安那边对于同荆襄明军达成停战协定,避免两线作战同时把兵马调回来的需求是相当迫切!

由于西北面临来自吴三桂方面的巨大军事压力,康恩倍回去后虽在富喀禅面前对陕西提督陈福多有“诋毁”,想帮王老爷把这个陈福调到别处去,但陕西总督白如梅和巡抚贾汉复却以战事要紧为由,反对向朝廷上书要求罢免陈福。

考虑到西安八旗已不能战,陈福虽有抗命之举但也真的是能打,富喀禅便没再坚持,令陈福先行前往汉中组织针对吴军的第一道防线。

又向燕京八百里告急,请求朝廷调甘肃提督张勇驰援汉中。

总督白如梅也向燕京发去了同样折子,不管是他还是富喀禅,都没有向燕京提出调平凉提督王辅臣入陕,反而均在折子中提醒燕京方面要注意西北绿营有可能潜在的“通吴势力”。

显然,过去和吴三桂关系密切的王辅臣纵是内心深处没有响应吴三桂的意思,其也被清廷上下认定为“不可靠分子”。

至少陕西三巨头明显不信任有当世活吕布之称的“马鹞子”王辅臣。

好在王辅臣的独子王吉贞在燕京为官,有这么一个人质在,想来王辅臣也不会轻易造反。

康恩倍带回的三千匹马要求,富喀禅和白如梅商量过。

给明军战马是资敌行为,眼下形势也由不得富、白二人不妥协。

只是三千匹战马被他们打了個折,同意了一半。

一千五百匹战马看着数量不少,却绝对无法以此建立一支强大骑兵。

因为某种程度上战马属于易消耗品,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补充,莫说一千五百匹,就是一万匹也成不了气候。

更何况一个合格的骑兵没几年是养不出来的。

就明军那生存条件,给他们一万匹马多半也是当成代步工具用,冲不了锋杀不了敌。

加之陕西同荆襄隔着夔东山区,明军这点骑兵就更不可能威胁到陕西。

顶多袭扰一下河南。

河南有达素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在,大清在河南的统治也十分牢固,燕京随时能向河南派出大股骑兵,故而陕西方面也不认为明军这点可怜的骑兵能对局面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给就给吧。

战马由富喀禅予以解决,压根没敢上报燕京。

是从他的西安八旗调拨的,至于战马去哪了,账面上自是好做的很。

战马现在已经到了竹山西北的铜钱关,随时都可以与明军交接。

但哈克三没想到明军方面会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要五千匹,当场气的不轻,然而虽气愤王五的“讹诈”,身负尽快解决东线问题的哈参领也知此时不是翻脸的时候,更知没有跟王五讨价还价的余地。

因为,他已经收到吴三桂起兵造反消息。

并且比王五这边知道的更详细。

消息是贵州方面忠于大清的官员冒死发出。

七天前,占领贵州的吴三桂命大将王屏藩、侄孙吴世琮领精兵五万自遵义入川!

其中步兵四万,骑兵一万,对外号称三十万。

四川提督郑蛟麟、总兵谭弘等人都与吴三桂关系密切,四川绿营密布吴三桂党羽,因此陕西方面判断吴军入川后根本不会遭到四川绿营任何抵抗。

那么,进展顺利的吴军在四川绿营配合下,最快一个月就能占领成都、重庆。

也就是说吴军对陕西的进攻最迟也在六月中下旬。

留给陕西方面的时间不多了。

不能在六月中旬前完成抵御吴军入陕的军事部署,陕西便将同贵州、四川一样被吴军迅速攻占。

那样一来于大清真就是社稷倾覆之险。

轻重缓急之下,哈克三没有痛斥王五食言,也没有告知上面只同意1500匹战马,而是表示此事他不能决定,需要上报西安。

王五对此表示理解,临时加的价肯定需要时间得到最终结果,但先前谈好的也没必要因此搁置。

提议马上进行第一批俘虏交换。

哈克三犹豫了下表示同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