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4. 第六十三章 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设置

第六十三章 被数学支配的恐惧(1 / 2)


第64章 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种平被盯得寒毛直立。

他心想难道说是自己回答的太垃圾了?不能吧,怎么说这应该也有个及格分啊……

虽然种平这回答确实是有些偏题:曹操询问他对于经典的理解时,其实意在考校种平六经的了解。

他本人年轻时也学经,甚至可以说在经学上也有些成绩,然而真要说曹操多喜爱研究经学,那也不尽然。

对曹操而言,经学更像是他的进身之阶,若说当世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曹操毋庸置疑是后者。

而蔡邕却在古文经学考据这一领域颇有成就,种平既然是跟着蔡邕学习,曹操这个偏今文派当然会好奇种平的学习成果。

种平一时之间大脑短路,竟然没察觉到曹操的言外之意,在想不出什么儒家经典的情况之下,种平也只能找些做过的古文翻译充数。

幸而他高中做过的古文实在够多,才能第一时间想起苏辙的《张益州画像记。

又想起当初他用抹书计离间张济樊稠时,王允与他下六博棋,占卜出的九三,明明无咎,却是凶卦。

当时他以为这卦象是应在抹书计中,忍不住忧心自己的谋划有所纰漏,后面张济被樊稠逼反,投降长安。

种平的计划顺利进行,他也就忘记了这事。

直到他被那神秘人绑出长安,站在那小贩摊前,摸到自己腰间银鱼时,方才突兀又想起九三,即进入第三个位阶:惕龙。

此时暗藏危机,防不胜防,必须要高度警惕。

结果最终还是被说中了啊。

只是不知那神秘人送我出长安,到底目的何在,又为何偏偏选择将我送到东郡?

种平既然想起《周易,对着如何回答曹操的考校,便就又多了几分把握。

《张益州画像记正巧有一段契合孔子言行的句子,同时也能蹭上《周易,这三者结合起来,哪怕连接的僵硬,拿个及格分也够了。

种平因此才敢朗声回复:“子路治理蒲邑三年后,孔子路过,走到其境内时,称赞说:‘子路做得真不错,做到了恭谨敬慎而又有信用了。’”

“走到城中时,孔子又称赞说:‘’子路做得真好,做到了忠信而宽厚了。’”

“到了子路办公衙府内,孔子不由得又称赞说:‘子路做得真好啊,做到了明察而又有决断了。’”

“于是注解说:圣人有见微知着的本领。”

孔子看到子路的境内,耕地都整理好了,杂草都铲除了,田间的水道也加深了,由此便明白是子路政令通顺合理,百姓信服,因而称赞子路为“善”。

种平这样解释可以说是恰当,紧接着就是引用苏辙的话:

没有发生祸乱的时候,还是很容易控制的;祸乱已经发生了,也还是容易治理。

如果已经出现了祸乱的苗子,但是还没表现出祸乱,这种情况就表示将要发生祸乱。

祸乱马上要发生但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是最难治理的。

因为不可以出现了祸乱的苗子就急着去做,又不能因为祸乱还没出现就放松警惕了。

进一步去解释“见微知着”,同时使用“祸乱”进一步延伸,这样难免有生搬硬套之嫌。

然而放在当今的环境之下,暗里却好似有所喻指,阴差阳错之间反倒更显得这注释针砭时弊,颇有一针见血之意。

荀彧听得此句,眼睛登时一亮,他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并重,二者都有所研究。

自然听出种平这番回答并不囿于单纯的经学之中,而是巧妙以古喻今,利用注解古经来支持他对当世的批评改良。

不得不说荀彧的确是慧眼如炬,只凭着种平这一点漏洞,就看出他想要学康有为弄《新学伪经考那一套,搞“托古改制”了。

但是毕竟荀彧不是穿越者,他对种平“托古改制”的认知还停留在,借着经学构建“小康”,“大道之行也”那般的先秦理想制度,那种程度。

压根没有再往深处想,当然,荀彧也无法再往下想就是了……

最后种平再以《周易·系辞下为结尾,提出应对祸乱的解决方法:

“‘几’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隐微情况,是对有利结果的预先见识。”

“君子见识到事物的隐微情况就开始行动,不能等待,要保持长久地这样做下去。”

这样三段式的回答一出口,简直就可以拿出去当做正式的注解,刻在《论语旁边了。

种平却不觉得自己这回复有多高超,他被曹老板和荀彧两人目光灼灼地盯着,膝盖底下的垫子上仿佛生出了许多毛刺,扎得他坐立不安。

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及不及格,你们俩个倒是打个分啊……这样盯着我做什么

“伯衡……”

曹操笑容有些古怪,语气更是轻柔得让种平觉得后背发凉。

这是要做什么……

总有种数学考试考

了零分,老师不仅不骂你,还凑到你身边,对伱虚寒问暖:“是不是你同桌影响到你了啊?还是说空调太冷了上课睡得不舒服?”

“老师知道考得不好不是你的错,一定是我没讲好课的原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