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不太可能,他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岁了。倒有可能是他的儿子孙子什么的。”常祥林掰着手指数,“他有七位夫人,十六个儿子,十八个孙子。如果说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话,年纪小一点的儿子和年纪大一点的孙子都有可能。要说长得英俊的话,城主的夫人们长得都不错,所以孩子们长得也不会太难看。”
这范围有点广啊。艾雅皱起了眉头。不过好歹知道了查找方向,而且既然不是外地路过的,后会必然有期。
“师兄,您刚才说家里还有铺子,能冒昧地问一下是做什么生意的吗?”艾雅问。
“啊,我家还有一个铺子两个作坊,都不大,铺子是卖生胶的,就是用来刷船刷雨鞋的生胶。但这个东西天一冷就会变硬变脆,所以一年只有七八个月生意好。还有一个织布坊,也是我娘家的嫁妆,我娘手巧,经常能织出些特别的花式,所以生意还不错。另外是个砖窑,跑跑量,没什么利润。”
生胶?就是橡胶吧。艾雅记得这东西应该是产在马来西亚那种热带地区的,没想到这也有。再联想到织布坊,她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明天您能陪我去看看铺子和作坊吗?”艾雅问。
“没问题,反正还有三天才到上课时间,我带你到海阳城好好转转。”常祥林点头。
第二天一早,艾雅先随常祥林回家见了他已经身怀六甲的妻子。常家父母都在铺子里帮忙,只有祥林嫂自己在家。
只见常祥林的家房子虽大,家中陈设却很简朴。墙上还有挂过书画的印迹,一看便知是迫于生计卖了换钱了。
常祥林的妻子也很瘦,看起来有些虚弱,说话时中气不足,但却知书达理,看起来可爱可亲。虽然已有八个月身孕,但还是帮着家里绣花贴补家用。
“小雅妹妹,出门求学不易,以后就把这当自己家,千万别见外。”常祥林的妻子转身想拿桌子上的水果给艾雅,不知是动作太大还是转身太急,一下竟没稳住,肚子撞在桌角上,顿时痛呼一声。
“风来,你怎么样?”常祥林赶紧扶住她,吓得脸色发白。
“我没事孩子,孩子会不会有事?”祥林嫂脸色更白。
“别急,我略通医术,您扶嫂子坐下,我先帮嫂子看看吧。”艾雅忙道。
这边刚帮祥林嫂安了胎,那边又得了消息,说砖窑塌了砸伤了人。艾雅又随常祥林赶去救治。待安顿差不多了常家的父母也赶了过来,因为着急上火,常家老父亲心悸的毛病又犯了,多亏艾雅施救才缓了过来。
“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本说带你四处看看,没想到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常祥林有些难过又有些羞愧地道。
“同门师兄妹,说这样的话就太见外了。”艾雅安慰他道,“应该庆幸都不是太大的事,而且我们恰好回来了。”
艾雅婉拒了常祥林留她吃午饭的邀请,走到无人的小巷,把自己变成一名面貌清秀却没什么特点的少年,换上最常见的青衫,漫步走向城主府。
城主府比她想象得还大,光是绕着走一圈就花了一个时辰。而且粗略一数大概有十来个门。除了大门,每个门都紧闭着。
该怎么打探消息才好呢?
艾雅发现有一个面馆离侧门很近,而且窗户对着城主府门口的两条交叉路,便信步走了过去,想着一边解决午饭,一边观察一下,看能否有什么发现。
面馆不大,不知是不是因为过了饭点,里面一个顾客也没有。一个留着两条鼠须的老板坐在柜台后面无聊地拿刻刀刻着萝卜。
“老板,给我来碗面。”艾雅道。
“什么面?”老板眼皮也不抬地问。
“随便来碗鸡蛋面吧。”艾雅道。
“随便鸡蛋面一碗。”老板抬高嗓子向着后厨叫。
什么叫随便鸡蛋面啊?艾雅四处看了看,发现这面馆里没有其他面馆常见的水牌,更别提什么菜单了。
“额,老板,随便鸡蛋面多少钱一碗?”艾雅小心翼翼地问,心想别像在青岛吃海虾似的,以为是15元一份,结果是15元一只。
“十文。”老板继续低头刻萝卜。
这价格虽然略贵了点,但也还算公道。
“您这地方不错,怎么生意这么清淡?”艾雅想和老板攀谈一番。
“哼。”老板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您这离城主府挺近啊,里面的人应该会经常来照顾生意吧。”艾雅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问。
“哼。”老板还是一声哼。
艾雅见老板完全没有想聊天的样子,便知趣地坐在窗边,一边张望一边等面。
艾雅的随便鸡蛋面上来时,又一位顾客进了门。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个子不高,黑脸庞,唯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他身上穿着东升书院的海蓝色校服。
他进门时瞥了艾雅一眼,顺便瞥了一眼艾雅的那碗真的很随便的鸡蛋面。
艾雅很想苦笑一下,她也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随便,竟给自己换来了一大碗由各种蔬菜和鸡蛋混合炒在一起作为浇头的面。话说回来,这面虽然卖相不咋地,倒是挺实惠的,对得起十文的价格。
校服青年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