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努力保持着微笑,哪怕笑容僵硬,泄露一丝压不住的怒气,交叠在小腹前的手指,被捏得发白。
她依然情绪稳定的询问:“三娘去了趟梁府,可是得了哪位贵人的青眼?竟能请来张太医。”
姜婉福身,看着孙嬷嬷解释:“这次真要多谢大姐姐了,三娘的确得了贵人的青眼,正是中书侍郎的夫人顾夫人。”
眼前的姜婉是林氏从未见过的模样,褪去了卑微怯懦,浑身上下都透着股琢磨不透的沉稳。
忽略她这张祸水的脸,竟还真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
当初林氏以商户女的身份,嫁入正走向没落的姜家,带了大笔的嫁妆,填补了姜家的亏空。
她自知出身不好,对公公婆婆恭敬有加不说,更是尽心竭力的伺候。
公公倒还好,给她多送几个小妾,多说些恭维的话,也能勉强有个好脸色。
婆婆却是她无论做什么,都瞧不上她。
整日天不亮,就让她去跟前伺候,盯着她纠正言行举止。
这种仿佛提线木偶的生活,林氏熬了整整十年。
哪怕这十年期间,她替姜家诞下了嫡出的一女一子,操持着姜家的中馈,依然需要去婆婆跟前站规矩,被各种挑刺责备。
终于熬到婆婆去世,林氏才终于解脱出来。
后来林氏终于出门交际,发现了婆婆的教导很有用,让不知情的人,压根看不出她是商户女出身。
可是林氏依然恨婆婆,因为过了两年,杨氏进门,嫁给了姜来。
她每天站规矩,杨氏就是她需要达到的模板。
明明她才是家里的长媳,却要被婆婆当着奴婢下人的面纠责骂,而同为儿媳妇的杨氏,得到的全是夸奖。
这种如在油锅里的煎炸的日子,她也熬了四年,整整四年!
姜来外放去了荆州,她的日子才稍微好了些。
直到婆婆去世,林氏才彻底扬眉吐气。姜来意外身亡,更是让杨氏和他的一双儿女只能依靠姜家。
杨氏才貌双全又如何?是大家闺秀又如何?
如今也不过是个没了丈夫的,儿子孱弱的寡妇,只能孀居在姜家后院,再也不可能压在她头上。
林氏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直到现在,姜婉的身上,竟然让出现了杨氏当年的影子,所有被埋藏在深处的记忆,再次涌现。
甚至于如今的姜婉比当年的杨氏更嚣张,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
“是吗?那你可要好好报答你大姐姐。”林氏十年的忍功,不至于在这么个小丫头面前破掉,笑着和她虚与委蛇。
孙嬷嬷是跟着顾夫人从谢家出来的,又在顾家呆了这么多年。
姜大太太和姜三姑娘这点伎俩的斗法,在她眼里,简直是小儿科。
这场戏也不过如此,孙嬷嬷身为外人,默默端起手边的茶盏,抿了口。
茶水含着扯不断的苦涩感。
难喝。
孙嬷嬷放下茶盏,拿出帕子擦拭嘴角,用眼角余光,打量着姜家的正堂。
没几样能入眼的摆件。
手心又摸了摸椅子的扶手,也是次等品。
这姜家虽然祖上三代都京官,但底子薄,姜太爷又是不折不扣的败家子。
不是这般,姜家也不至于娶大太太这样的商户女。
姜婉懒得和大伯母继续掰扯,转头对孙嬷嬷道:“今日多谢孙嬷嬷送我回家,母亲身体抱恙,身为女儿还是要亲自过去看看,可能得怠慢嬷嬷了。”
孙嬷嬷本就是过来瞧瞧的,干脆起身,也没打算和姜家大太太寒暄,直接吩咐道:“将所有礼物送去姜三太太的院子吧。”
林氏马上坐不住了,起身跟上来:“孙嬷嬷这就要走了?”
孙嬷嬷客气而疏离的回道:“老身暂且替夫人看望一眼三太太,就得回家了。”
姜婉领路,带着孙嬷嬷等人,一路前往母亲所在静心苑。
林氏落后个身位,视线扫过那几个丫鬟捧着锦盒。
自从嫁入姜家,她和丈夫同僚的夫人们来往,多少还是见过一些好东西的。
没有记错的话,这种锦盒单卖至少是三十两银子。
这一共送了八个锦盒过来!
不算里头的礼物,盒子就能值不少钱。
林氏在姜家的日子算不上好,至少比不上丈夫同僚的夫人们。
再次瞧着姜婉的背影,心里的嫉恨汹涌而出。
妍儿都嫁入伯爵府好几年了,带回娘家的东西,就没有超过三十两银子的。
眼看即将到了静心苑门口,林氏忽然察觉到,好像少了什么人。
等姜婉她们进去后,林氏压低声音问着身边的林妈妈:“雪柳呢?我记得——”
话还在没有问完,前方的姜婉突然停下,面无表情的望着她:“雪柳勾结梁府的丫鬟,企图谋害主子,物证和供词已经送去了大理寺,在静安郡主的同意下,直接杖毙了她们二人。”
“杖,杖毙?”林氏突然口干舌燥,直觉姜婉肯定知道雪柳和妍儿的筹谋。
最重要的是,物证和供词送去了大理寺?
为什么会送去大理寺!
姜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