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眼时令已经进入三月。
三月,早春时节,腊梅盛开,朵朵梅花肆意绽放。
在房老爷书房所处的后花园中,那几株梅树上的梅花开的尤盛,开的正欢。
一树梅花不仅滋养了眼睛,却也更滋养了那好心情。
房老爷经过前段的精心休养,在这梅花盛放,春风和煦中终于恢复了精神。
他已经不用整天卧在床上休息,可以每日到后花园里走动,看看花,赏赏梅。
那多日不碰的画笔,也可以重拾起来泼墨作画了。
这一日,外面阳光大好,房老爷从书房中溜达着往制坯房走去。
他这一病,已经有好些时日不曾过问家中的制瓷事务了。房家制瓷上的事每日里都是二爷和四爷在探视他时,会一一讲给老爷听。
但他二人念及房老爷的身体,并不会全部什么事情都讲给爹听。
家中事务纷杂,二人只会挑拣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讲给房老爷听。
房老爷也自知自己的身体情况,很多事情他也就是简单过问一下,家中制瓷的大部分事务都交给二爷和四爷全权处理。
让房老爷可喜可庆的是,这两个儿子,做事踏实沉稳,心思缜密。尤其是二爷,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已能独当一面。
房家的制瓷事业有他们二人担当起来,房老爷自是可以放下心来。
倒是三爷房子施,因为官位加身,忙于仕途,倒是多日不曾跟房老爷来叙叙话了。
知子莫若父。房老爷清楚三爷的志向所在,如今他真的走上了这条路,房老爷只盼他能在这条路上走的踏实安稳一些。
正在往制坯房走,从三房院的角门口突然闯进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后生。只见这个小后生长得倒也白净,只是一双眼睛滴溜溜转,看人也低眉顺眼的不正眼看。
房老爷垂暮之人,一生见过多少风雨多少纷纭人事,他看一个人还是能看出一些名堂来的。
初次撞见这个冒冒失失从外面进来的人,房老爷暗想,这是哪里窜进来的后生,这房管家做事一向谨慎,今天倒是怎么没看好大门呢?
房老爷虽未亲力亲为管理房家具体的事务,但他经常到制坯房走动,家中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他倒是都清楚的。
更何况房家的祖训,本就是不喜排场,崇尚节俭。家中男人是没有贴身使唤的后生的。
房家做事情的,除了年长一些的妈妈,就是各房院媳妇们的贴身使唤丫头。
男人多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房家的下人后生们多半都是在做手艺活,他们在房家制坯房里忙着做事,平常也会干一些房家大院里的杂活,但更多时候,他们是制瓷手艺人,在房家靠着手艺赚取银两讨生活。
房老爷上下对他们也多有几分尊重。
因此,长期的耳濡目染,房家上上下下对制瓷工艺,多少都知晓一些。
房老爷更不例外。不用说他一生恪守勤俭,能动手处绝不劳烦别人。他自己除了房管家的照顾外,也没有贴身使唤的人。
近些年,随着年岁增长,房老爷常常感到身不听心使唤,做起事来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房管家才从照看房家的日常事务上面,又增加了照看老爷这一项。
今天见的这个陌生的小后生,是谁?
房老爷眼见他走进三房院去,心存疑惑。但他又不便多理,就随他去吧,他自顾朝着制坯房走去。
原来,这个眉眼清秀的小后生,就是最近三爷招来,服侍他的侍唤下人。
小后生名叫金科,原是在苏大人府上伺候他的。这小后生人机灵,眉眼好使,腿脚灵活,一张嘴巴更是能说会道,在苏大人府上时,就深得苏大人欢喜。
自从三爷到造办处走马上任,苏大人和房子施就算是捆绑到一起的两个人,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
二人同在造办处为皇上办事,苏大人更是三爷官场的照护伞和引领人。苏大人在前面开山劈道,经管着朝廷各色宝物的记录,入库和日常梳理等事宜,在皇上面前,苏大人恭维恭敬,揣度着皇上的心思并周旋经营,深得皇上喜欢并信任。
喜爱天下所有宝物的皇上,在苏大人那里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满足和惊喜。
他对他赏识有加,愈加信任。
基于这种信任,皇上对苏大人所言所讲都极为肯定并赞同。
苏大人久处官场,对皇上的脾性已经摸得十分清楚。对如何讨得皇上的欢心他早就练就的炉火纯青,心中自有一套早已成熟的想法和实践。
他甚至将事君这件事拆解分成各个部分,就像庖丁解牛般,一招一式,何种情形他都能从容应对。为此。苏大人甚至私下里写就了一本《事帝经》。
在这本仅供自己观看,乃至凝聚了苏大人心血和历练的事君秘籍,他不仅将皇上这个人剖析的淋漓尽致,更将自己服侍皇帝那一套剖析的淋漓尽致。
有言云伴君如伴虎,苏大人承认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这伴虎的滋味,犹如过山车,惊险刺激,全杖智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