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在古代发财了
  4. 第23章 没有祖传的手艺
设置

第23章 没有祖传的手艺(1 / 2)


郭氏起床的时候姜榆已经把面条擀好,正准备炸葱油。

郭氏看到案上的面条,忍不住抱怨道:“阿榆,以后过日子还是省着点好,面粉多贵啊,你这么个吃法可不行,银子总归有花完的时候。”

姜榆动作未停,“我知道了,您帮我叫醒大年,让他把我爹他们叫来,咱一块吃早饭。”

郭氏摇摇头,这闺女和离后,可真不会过日子了......

姜老汉带着两个小的赶到时,姜榆已经再盛碗了,闻着葱油的香味大家来到灶房,就看到桌子上黑乎乎的面条,姜榆招呼大家:“快尝尝味道怎么样,这是我研究出来的新吃食。”

姜榆家的饭桌小,几十小辈就端起碗,在一边找了个小板凳吃了起来.....

姜老汉:“阿榆,这叫什么面?我从没见过,吃着味道也极好......”

大年,“娘,真好吃,我一会还想吃一碗.....”

大暑:“我也要.....”

其他人没有点评,不过看他们吃相就知道了。

姜榆也尝了一口,味道还行,家里调料不全,但胜在食材新鲜。

早饭过后,姜榆留住要急着赶回去的姜老汉,“爹,有件事我想让你帮我拿拿主意,长长眼。”

姜老汉很高兴,闺女遇事愿意跟他商量,笑道:“啥事,你说。”

“爹,我想在县城开家吃食铺子。”

姜老汉半张着嘴,半天才说话,“阿榆,开铺子是要有手艺的,像镇上的那些铺子,大多都是好几代传下来的,只顾一时冲动开个铺子,恐怕不妥。”

姜老汉怕伤了闺女的自尊心,说的很婉转。

姜榆把昨天在县城的事情都跟姜老汉说了,“爹,我还是想试试,毕竟留大暑一个人在县城读书我不放心。”

姜老汉发觉闺女的主意越来越大,不声不响竟然把定钱都交了,这是铁了心要开铺子,“那我明天和你一块去趟县城,看看铺面。”

“谢谢爹!”

姜榆要在县城开铺子的事,很快就在家里传开,所有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九月十六,姜榆父女俩坐上了去往汗口县的马车。

......

店铺位子不是一等一的好,但这个价位能租到这样的店铺,已经很不错了。

姜老汉对店铺做出了评价。

今天来的时候姜榆是带着银子来的,她认定的事不喜欢拖泥带水,直接就在牙行交了银钱,签了字据。

姜老汉看着密密麻麻的几张纸,不知该高兴还是担忧。

手续办好,剩下的就是按照她的想法,把店铺好好的收拾装修一下。

她手里能动的银子有限,想大操大办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简单实用最好。

拿着店铺的钥匙,父女俩里里外外把店铺又检查了一遍,姜老汉就连房顶也没错过。

“嗯,店铺维护的很好!”

上一家米店老板撤店后,牙行肯定派人打扫过,店铺和后院的几间房都很干净。

“阿榆,爹认识小河村的木匠,你看一下,需要什么都列出来,我去找他,多少能便宜些。”

“好,那我回家后统计一下,到时候还要麻烦爹跑一趟.....”

步量了一下尺寸,规划了一下各种物件的摆放位置,姜榆又采买了些布料就回了牛头村。

布料是买来做衣服的,最近地里没活,让郭氏和汪氏赶赶,开业的时候应该能赶出来。

姜榆忙的脚不沾地,大家有话想说,看她这样,又给咽回去了。

把需要的桌椅板凳很快画好,这点东西对她来说有点大材小用,毕竟她是有素描十级证书的人。

但给店铺起个什么名字呢?现在的店铺名字可不像后世那么五花八门,她本来想叫'姜记'的,可怎么叫都觉得怪怪的。

最后姜老汉拍桌定夺,“就叫榆记!”

招牌名也有了,姜老汉看天还没黑,就急着去了隔壁村......。

家里人都在,姜榆征求大家的意见,看谁愿意跟她去县城打下手。

大年是肯定要去的,这点姜榆就能做主,现在主要是在等姜梧和汪氏吐口。

“娘,我胆子小,不敢抛头露面,我就不去了,留下看家。”汪氏拒绝。

姜榆又把目光投向她那便宜弟弟,“我去,不过我不会做饭。”

姜榆笑了,“不用你做饭,你就帮着姐招待一下客人,收拾一下碗筷就行。”

话说到这,姜榆又把分工和工钱细说了一下,她主要负责灶上的活,姜梧和大年相互照应,负责招呼客人、算账、打扫、洗刷......

大年认些字,每天还要把账记一下。

工钱吗?每人每月六百文,表现好了再涨。

听到这么高的工钱,汪氏眼神飘忽,她有些后悔了......

郭氏一听也觉得太多,“阿榆,他们是你亲儿子,亲弟弟,每个月给几个铜板零花就行,你这刚开铺子,这......”

郭氏不知该如何说了。

但姜榆明白,她是怕自己压力太大。

“娘,我要连他们的工钱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