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上到现在,接近四个时辰,李氏就没东西下肚。眼下饿的眼冒金星。
当时出来的急,也没备上些干粮,这马车上也有些蜜饯糖果饼干,她可舍不得吃。
可这些都是自己买回来开杂货铺的,她还指望着卖银子呢。不过眼下实在饿的心跳加速,手脚发抖。
李氏想了想,还是打算先吃点东西,别得不偿失,等下这银子还没挣到,残就饿出了毛病,那可得花大银子。
李氏到底还是在背篓里抠了颗怡糖出来,剥了糖纸塞进了嘴。顿时一阵甜滋滋,一颗糖下肚。
补充了下能量,这头不晕,手脚也就不抖了。
大东比她要好一些,大东去聚福楼的时候,邱掌柜端上来了一盘糕点招呼。
他也就没客气,吃了三四块,垫巴了下肚子,所以这会儿还不至于手脚没力。
回到靠山村也是下午申时,刚拐进村口,大东就问道:“老夫人,俺是直接拉你回老宅吗?”
李氏忙应道:“别,你还是直接先拉俺去村尾工坊,俺得把货卸下来。”
眼下吃了颗糖,缓了过来,她就想着今天早点把东西摆上去,明早就可以开张了。这店铺越早开张,就越快有银子进账。
“好嘞!”
得到了李氏肯定的答复,大东把李氏送到了工坊,又把东西卸了下来。
工坊的工人还没下工,李氏让大东在门口先看着这些东西,她进去找张铁柱拿钥匙。
很快,钥匙拿了出来,李氏打开了门。大东把东西搬进去就先行回去交差了。
他心里面有些忐忑不安,夫人交待他去问沈阳少爷的事,他倒是去问了。
张县令那边倒给出了一个答复,只是这消息也不知道确不确切,还得等。
……
前段时间,沈萍设计了个婴儿手推车,把图纸交给了李木匠,让他好好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把这手推车给做出来。
看见图纸,李木匠眼睛一亮,没想到这大春娘脑子就是灵活,竟然能想到做婴儿手推车。
这手推车看着并不难,也就和椅子差不多,只是在前边加了挡板,下边又加了四个木轮,底下悬空了一层可以放东西。
只是,要是用木板,没有这么好的灵活性,李木匠也不想因此坏了自己的名声,再说现在在家具订单也排的紧,他也抽不出时间。
想了想,李木匠提议沈萍去找哑巴叔。哑巴叔是李木匠的堂叔,才几个月的时候得了一场病,没钱看病,后来耳朵聋了,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就哑了。
上帝给他关上了门,又给他开了一扇窗。打小他就心灵手巧,喜欢用竹子琢磨着编些东西。
村里边有老人家会做竹蔑编织,他总是会去看,再记在心里,回家自己去砍竹子,认真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仔细的琢磨,竹篾的工艺见长,是远近闻名的篾匠,经他做出来的箩筐和簸箕那是又结实又密。
村里边的人都喜欢找他编箩筐,就这样有了一门吃饭的手艺。
因为家里穷,哑巴叔差不多30岁才娶了一位哑妻,只是人倒霉,喝凉水也会塞牙缝。
后来哑妻生儿子的时候,因为是双胞胎,产后大出血去世了,留下了俩儿子。
有好事的婆子看着他们可怜,也怕哑巴叔带出来的娃不会说话。隔三差五教兄弟俩说话,就这样兄弟俩开始慢慢说话。
哑巴叔因为要干活,也没空带他们,就让他们自己和别的小孩玩,就这样,兄弟俩会说话了。
靠着这门手艺,哑巴叔把俩儿子炳祥,炳坤辛苦拉扯长大。
如今这哑巴叔将近50岁了,也给两儿子娶上了媳妇,幸好这儿子儿媳都孝顺。
现在兄弟俩也跟着他学手艺,前辈子辛苦,现在哑巴叔也享儿孙福了。
听李木匠提议,沈萍也觉行得通,用竹子来做婴儿车,应该是比木板要好。
所以沈萍又找到了哑巴叔,把这图纸交给他看,经过他们父子三人的研究,终于做了一手推车出来。
别说,这手推车做的小巧灵活,底下的几个轮子是木制的,上边全是竹篾,而且经过打磨,光滑没有毛刺,沈萍甚是满意。
这哑巴叔的小儿子炳坤也看到了市场,这手推车既可以解放双手,还可以推着婴儿到处走。
要是做出来,估计不少大户人家会要,想了想,炳坤征求沈萍的意见,看能不能按照她这手推车的样式,编些来卖。
考虑到这婴儿手推车也卖不起很高的价钱,况且这工艺也繁琐,沈萍也不打算收他们的银子。
只是,她看着这哑巴叔辛苦了一辈子,怕临老俩儿子不赡养他,所以给他们提了个条件。
要是兄弟俩以后不赡养哑巴叔,那她就有权收回这手推车的买卖使用权。
为此还写了一纸契约,要是他们答应就按手指画押,兄弟俩二话没说就盖了手指印。
眼下这手推车做好了也有一阵子。只是前段时间一直在下雨,所以也就没拿出来用,现在天气晴朗,沈萍就把它拿出来,想着试试看好不好用。
这会儿,沈萍正用手推车推着孙子小海正在后花园逛呢。这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