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码头,童瑶喊了一句杨清桦:
“记得拿阿嫲准备的吃食,都在篮子里放着的。”
“知道了。”
杨清桦抱着篮子下来,差点拿不住。
实在是上午用力太大,篮子里的吃食不少,军用水壶也有,加在一起重量可观。
杨父瞅了他一眼,一把拿过,语气略带嫌弃:
“就这…还不如你媳妇呢。”
杨清桦小声反驳:
“那么多网鱼货,平时你们都用滚动轮拉网,肯定不能体会,还嫌弃我,爹,你行你上?!”
杨父恼怒的作势要踹他一脚,杨清桦一溜烟追上自家媳妇。
只留杨父在后面干瞪眼:“有条小船就能耐了,敢这么跟老子说话。”
杨父想起最近童瑶的收获,说不定过几年还真能给她买一条二手铁皮船,到那时自己也才五十多,还能继续出海。
他暗下决心,到时候肯定要去搭把手,阿桦两夫妻还年轻,做老子的,哪能放心。
其实…其实他也想蹭一下童瑶两口子的运气。
男人啊,谁不喜欢刺激与惊喜,杨父也一样,没看阿公都惋惜的拍大腿吗。
回到家,杨母拿起童瑶特意留出来的一桶巴浪鱼去井边杀。
这鱼便宜,再加上今天童瑶挣的多,杨母也没说啥,叫上两个儿媳忙活。
午饭早早就已经做好,但为了等童瑶一家,都没碰呢。
此时在厨房锅里温着,杨母索性拿出来,再添个菜,也就是巴浪鱼。
杨母煮海鱼很简单。
放入一点菜油热锅,撒一小把粗盐在锅底四周,把海鱼放进去,两面都煎透,加入榄子,少许水,闷熟了就出锅。
连姜都没放,但是这么做出来的海鱼就是不腥。
因为加入腌制的橄榄,鱼肉还透着橄榄味,味道又甘又甜又香,回味绵长。
她们这边还有一句俗语:“榄子送饭,锅底刮烂。”
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有橄榄树,秋天成熟时,杨母都会摘下青橄榄,给橄榄冲脱核,与剁碎的山姜、盐搅拌均匀腌制。
腌制好的橄榄易于储存,随吃随拿,本地人叫榄子,平时焖肉、焖虾、焖鱼、焖蟹都会加入。
当然,村里人偶尔也会换口味,煮海鱼就放自己腌制的酸黄瓜、萝卜缨等。
杨溪俊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口水都流到肚子了,迫不及待的拍桌:
“好香香~”
童瑶拿手帕帮他擦了擦口水,想让小家伙转移注意力:
“嗯,阿嫲煮鱼呢,煮的是我们网到的鱼哦,就这桶里剩下的这些,还记得叫什么吗。”
杨溪俊注意力转移了一点,转头看看桶里的鱼,盯了好一会才大声叫:
“粑…粑粑鱼!”
童瑶忍不住乐,粑粑…谐音“爸爸”也可以说“粑粑(便便)”。
其他人也跟着笑,她们不懂“爸爸”这个音,但是小孩子经常说哦粑粑嘛,这么一想,就觉得好玩。
杨大嫂笑了一下,就不过脑的说:
“巴浪鱼孩子吃了会变聪明,瑶瑶,一会你多喂俊俊吃点,县城医生不是说他以后是傻子吗,咱们多给他吃点,说不定就好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脸色都沉了下来。
童瑶抱起儿子,将他脸侧埋在胸口,单手捂住他露在外边的耳朵,一把踹翻板凳,狠毒的盯着杨大嫂:
“你是不是有病,医生说我儿子以后有可能智力发育不好,谁说是傻子了,还是你侄子,你就这么见不得他好是吗,以后我家杀鱿鱼也用不上你帮忙,还有,今后我家要是有什么事,无论是好是坏,都跟你们大房一家毫无关系。”
“童瑶,你说的是什么话!”杨父沉着脸出声,随即骂向杨大嫂:
“还有你,到底是心思多还是嘴巴快,你自己清楚,看最近家里条件起来,尤其是阿桦一家,你心思就多起来了是吧,平时就不阴不阳挤兑童瑶,我们杨家不要这样的儿媳妇,阿杰你让她收拾包袱,滚回娘家去。”
杨清杰二话没说,怒气冲冲的瞪了一眼媳妇,就去房间收拾东西。
自家媳妇最近确实欠收拾了,回娘家几天反省反省也好。
祸从口出的道理,连他这个没文化的人都懂,更何况今天说的还是杨溪俊,那是他的亲侄子啊。
童瑶被公爹喊了一句,内心不平,气愤的又踢翻一张板凳,别的都可以商量,但是说到自己儿子,那就是她的大忌。
傻子!!她儿子怎么可能是傻子!
就算前世智力六岁,可自家儿子自理能力都有,天真可爱,这是傻子吗!
“玛德,老娘还不伺候了,收拾包袱回娘家去。”
童瑶怒气上头,撂下话就要回房收拾行李。
杨清桦猛地拉住人,刚想大声说童瑶几句,就看到她对自己露出前所未有的决绝,心猛地一颤,哆嗦道:
“我…我收拾行李,带上我吧,媳妇。”
童瑶气消了一点,带着男人回屋。
阿嫲第一次见到童瑶表现出的这一面,就像她以前出海,有一次看到一艘渔船,碰到海里的海兽(鲸鱼)带着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