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岚也知道洋快餐过两年会凭借强大的资本把店开到省城来,自己的快餐店必须尽快站稳脚跟,还要做出特色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和魏启明打着约会的幌子,两人吃饭的时候仔细观察省城几个有名的餐馆最受欢迎的本地菜口味,还把商场附近几个小巷都看了一遍,对省城的饮食小店的情况也了解了一些。两人谈事情的时候开动脑筋干活,但看电影的时候你侬我侬,如胶似漆的样子羡煞旁人。
宋如岚心里有了底之后,专门到舅舅家里和舅舅舅妈详谈。宋如岚先向舅舅询问给舅妈打听的工作事情有没有着落,舅舅有点犯愁,说是托了几个人都说现在单位面临裁人不好找,有一两个朋友回复的都是临时工,要么服务员,确实不是能干长久的工作。
舅妈想到家里有一老两小,用钱的时候很多,靠舅舅一个人赚钱压力是有点大。虽然舅舅跑车这几年收入比一般厂里职工高一些,现在可以支撑家用,但万一供销社有个变动,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都成问题。
所以舅妈也在和舅舅商量,自己擅长的就是做菜了,要不就把积蓄拿出来盘下一间小店,开个炒菜馆,解决生活问题。舅舅听别人说开饭馆很累,家里又没人能帮得上忙,怕老婆一个人里里外外张罗累坏身体,正在犹豫中。
宋如岚一听,就给舅舅舅妈说了自己心里的打算,把自己打算开快餐店的想法全盘托出,听得舅舅舅妈一脸惊讶。舅舅对餐饮一行完全没有经验,只是凭着走南闯北的社会经验感觉宋如岚的想法是新的经营模式,市场对新的东西都有个验证过程,而且宋如岚的这个快餐店的前期投入要比一般小饭店高一些,一时半会就拿不定主意。
反而是舅妈,听宋如岚说完了情况后,当即表示自己愿意和宋如岚一起干。而且对宋如岚提出的经营模式很是赞同,舅妈还给宋如岚说,店堂环境好才能让顾客吃饭时心情愉悦,省城有些小饭馆的环境让她根本没有去吃的食欲,顾客进门都不打算坐下哪会有什么好生意。
宋如岚被舅妈简单朴实的道理说得连连点头,又对舅舅舅妈说这次开店之所以找舅妈合伙,就是看中了舅妈的做菜手艺,打算让舅妈用技术合伙,自己去张罗店面装修这些事情。
舅妈一听连忙说要不得,自己的做菜手艺能用得上尽管说,根本说不上技术,怎么能用做菜的手艺来入伙,对宋如岚不公平。舅舅也是如实说,还表示一家人让舅妈给宋如岚帮忙就行。
但宋如岚坚持自己的意思,还告诉舅舅舅妈,就是因为是很亲近的一家人,自己才要把合伙的事情定下来才谈后面的开店,亲人一起做生意免不了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分歧,只有提前制定好规则,大家一起遵守才会相安无事,把生意做得长久。
舅舅舅妈见宋如岚说得有理有据,也同意了宋如岚的合伙要求,最后一起商议舅妈的手艺按三成比例入股,一起在省城开家快餐店。宋如岚又交待舅妈这段时间在家里要把十几道省城人喜欢的家常口味的菜品整理出来,把烹饪方法细化,从食材的产地、用量到烹饪的时间、火候等细节都要一一标明,到时候开业前要进行标准化菜式的核定,不能再像平时生活中做菜时用料随心所欲。
等宋如岚看舅妈明白自己的意思之后告辞离开,舅舅舅妈面面相觑,心里都在想平时可能小看了这个外甥女。平时宋如岚温柔大方可人,温温顺顺一个小女生,可一谈起做生意,那是头头是道,想法一个接着一个,标准一个比一个高。舅妈对舅舅说,这个合伙人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当的,按照宋如岚的标准,我平时拿手的菜式还得花好多时间整理。
但舅妈心里心花怒放,自己的做饭手艺也可以用来赚钱,而且还一下变成了快餐店合伙人。按照宋如岚的说法,以后快餐店的菜式都是按照自己拟定的菜单进行烹饪,还会让自己培养几个徒弟。所以舅妈在后面一段时间整理菜品的标准时忙是忙但一点都没有怨言。
宋如岚自己要做的工作就是给店面选址,所以这几天有空就在商业街附近打听门面的出租信息,魏启明也托了商业厅的朋友帮忙打听。宋如岚一连转了好几天,都没有看到自己满意的门面。出租的这些门面要不是面积小了只有几十平米,要不就是位置不当道,人流量稀少。在商场对面有大小位置都合适的,租金又特别得高,宋如岚把租金成本一核算,每个月营业额要做到天量才能回本,只好放弃了。
快餐这个行业讲究的是薄利多销,每份餐饭的毛利润不能订高,主要是要有客流量,客流量和翻台率才是快餐业的赚钱标准。宋如岚的快餐店定位的主要目标消费者20—35岁“上班族”的消费人群,看重的是快餐的口味、便捷程度,做现代快捷、营养、健康、简洁的新型中式餐饮。
省城商圈附近商务大楼有好几栋,分布在几家商场周围,宋如岚的理想地段就在商场和商务楼宇之间这一片,但来来回回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门面,宋如岚都有些灰心丧气了。
不过魏启明一通安慰的电话让宋如岚又忘记了走路走得脚痛的事情,宋如岚在电话里向魏启明诉苦,害得魏启明要不是因为大姐宋如芳在家早就想过来陪着宋如岚了。魏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