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大人们更加忙碌,正式的宴席是明天中午,但今天就要把准备工作做好,除了杀猪杀鸡杀鱼,还要炸肉圆子一大盆,猪心猪肚猪肝清洗干净煮熟切片,这是明天的烩三鲜;要把猪肉切片垫盐菜蒸熟这是咸烧白;要把猪肉中间夹甜豆沙垫糯米饭蒸熟,这是甜烧白;还要把猪肉裹满炒香的米粉点红薯蒸熟,这是粉蒸肉;凉拌菜的材料已经汆水等明天拌上调料,其他热菜都是明天上午现炒现做。
正月初三一早全家人就忙碌起来,灶台上七八层高的大蒸笼热气腾腾,油锅里的鸡鸭鱼肉熟透装碗,凉拌菜被姜葱蒜辣椒点缀得分外妖娆。中午时分,吃席的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给爷爷送上健康长寿的祝福,还递给奶奶带的礼物。
这个时候乡村送礼没有人送现金,大都是十个鸡蛋或是两斤糖果,还有送两封糕点的,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淳朴自然,发自内心的喜悦。
大家坐定后厨师就安排上菜,寓意吉利的菜名烘托着寿宴喜庆的气氛,一碗一碗的肉食显示出主人家境的殷实和蒸蒸日上的火红日子,品种繁多的菜品体现主人的豪气与和大方,上菜的顺序及摆放体现着村民的智慧与情感诉求。比如,席间整鱼那道菜上桌,鱼的摆放必定让鱼嘴对着桌上辈分较高、年龄比较大的老人,以示尊重,乡村尊老敬老的美好风尚和一定伦理秩序在宴席中有所体现。
生日宴还有一道必备的菜:豆花。老家农村习俗是家里人过生日时要推豆花给全家吃。奶奶昨天泡好自家种的黄豆,
今天一早宋如岚三姐弟就承包了推磨的任务,花了一个小时磨好豆浆,看着奶奶用卤水点好豆花,中间豆浆烧开自然是每人喝了一大碗甜甜的豆浆。
中午的宴席非常丰盛,幺爸还拎出了家里去县酒厂买来的高粱酒,让来贺寿的亲朋好友酒足饭饱尽兴而归。接下来就靠家里人收拾归纳,打扫清理,这一场热热闹闹的寿宴才落下帷幕。
全家人都累了,第二天狠狠地睡了一个懒觉,宋天保一家又要回家了。爷爷奶奶照旧依依不舍,把办宴席剩的丸子、鲫鱼、鸡肉等收拾了一大包叫带回家吃,还问宋如刚够不够,想要啥菜都拿走,被父亲宋天保阻止了。
回家之前父亲宋天保和幺爸长谈了一次,把自己在特区工作的所见所闻详细讲给幺爸听,还分析了国家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走向,鼓励幺爸利用老家的土地资源提高收入。
幺爸给大哥宋天保说了村里存在的落后思想和资源的贫乏,还有信息的闭塞和交通的不便利。也说到家里父母年纪偏大,自己和媳妇还有一个马上要上小学的孩子要养,平常日子吃喝不愁,但孩子上学后开销会大,父母身体不好要看病吃药,处处都有些捉襟见肘。现在大哥宋天保还可以补贴一点,但大哥的三个孩子读书婚嫁,也是要用很多钱,所以也不是长久之计。
幺爸说到隔壁院子的发小,去沿海工厂打工一年回来,说是再辛苦一年就可以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了,鼓动幺爸也去沿海打工。幺爸动了外出打工挣钱的心思,和媳妇商量好了,让媳妇在家照顾老人小孩,自己想托大哥宋天保在特区给自己介绍个工作。
宋天保体谅老家生活的不容易,想想父母现在才六十出头身体还行,幺爸去特区工作挣钱确实可以改善家里的条件,就是弟媳妇在家除了老人小孩的事情要张罗,种地的农活也是很累的,怕她身体吃不消。
结果幺婶表示自己还年轻,这些家里家外的事情可以做得下来,幺爸也说栽秧打谷的时候可以请假回家,大姑二姑住得不远都可以回来帮忙,宋天保考虑再三,还询问了父母的意见,同意给幺爸介绍工作。
所以父亲宋天保过完春节返回特区上班,就帮忙打听周边工厂招工信息。幺爸初中没有毕业,是当时大哥宋天保已经离开家参军到部队,父母忙于干农活生计,放任孩子没有多加管束,逃学旷课捉鸟偷菜,幺爸的青春期整个是调皮捣蛋去了,毕业考试没有通过,所以没有初中毕业证。
好在爷爷奶奶看幺爸读书不行就送到亲戚家里学木匠手艺,想幺爸靠木匠手工活混口饭吃,但幺爸学了两年说木匠已经赚不到钱了,中断学习回家务农。好在手艺还有一点,平时家里打个桌椅板凳和柜子还是可以的,就是复杂样式的家具做不出来。
父亲宋天保就把目标锁定到家具厂范围打听用工信息,了解到特区有几家家具厂,有一家在南岗上环村设厂,厂名就叫“南岗家私厂”,是港商投资的三来一补企业,这也是特区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家具厂。
据说是几年前一名南岗籍村民跑去香港打工,回乡后看到特区的经济正在起步,税收、人工等成本低,于是游说他的香港老板来到南岗创业,南岗第一家家具厂就这样建成了。
港商把喷漆技术、手钻、排钻等先进生产工具、工艺带来了内地,不少在家具厂里打工的南岗人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先进的技术。学会后,头脑聪明的南岗人有好几个走出去开家具厂自己学做老板,又吸引一批批农民工入厂打工,如此循环,深圳越来越多人从事家具相关行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