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早就和小姑约好的去拜年,苏若清起了个大早,特意嘱咐苏若淳和苏若潇二人换上新衣服。
她自己也穿上了小姑送她的那件月白色的新袄子,想了想,从枕头下摸出手帕,把那银簪子拿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插在了头上。
这银簪子虽然素净的很,但是很衬那月白色的袄子。苏若淳进了屋看见妹妹头上多出来一根簪子,心下了然。不由得打趣了一句:“这簪子……不错。人也不错。”说罢抬脚去了厨房端玉米糊糊。
三个人随便吃了点东西,方玉珩就套了马车送了过来,他把马车停在院子门口招呼了一声苏若淳就回了方家,他家今天也要来客,没有姐妹,只有他帮他娘打下手了。
关乎这一点,苏若清还是很欣赏自己身边这几个少年人的,家里的活计都能伸把手。那林淮序和褚棋来蹭饭的时候也会打着“帮忙”的名义来捣乱。
现代人断章取义,总有人不愿意做饭就打着“君子远庖厨”的幌子。人家孟子老人家知道自己跟齐宣王一番关于仁政的对话被后人拿来充当不愿做饭的借口,怕是要气的吹胡子:你们倒是看全了啊!
苏若清收拾好要带的节礼,跟若潇两个一起拿到马车上放好,兄妹三个就出发了。
小姑家在隔壁镇,早些出发也早些回来。冬日里天短,回来晚了天黑路滑,不安全。
苏若清还是第一次去小姑家,难得今天是个好天气,她裹紧了自己的小棉袄,靠在车厢上听着哥哥弟弟说话,心下觉得:要是这路不那么坑坑洼洼,倒也是蛮不错的出行体验。
半个多时辰,总算到了永安镇。
这永安镇虽然没有青河镇富庶,却也是个大镇。因着过年,这街道上的店铺几乎都挂着歇业的牌子,只那么两三家单开着侧门。
马车晃晃悠悠的穿梭在街道里,到了两条巷子的岔路那,苏若淳停下了,他忘了是该右拐还是左拐了。
也不能怪他,姑姑成亲后他就来过一次,爹过世后家里人守孝是不能去串门的,这都几年了……
“大哥,怎么走啊,你不是来过吗?”苏若潇扶着姐姐下了马车问道。
“这……几年前来过一次,时间太久我不记得了。”苏若淳难得的有些尴尬。
苏若清有些傻眼,这两排巷子,总不能挨家挨户敲门吧。正踌躇着,几个扎着羊角的小孩子嘻嘻哈哈的跑去右边巷子的第一家拍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出来一个小男孩。
“文浩,快走快走,一南回来了,咱找他玩去。”打头的男娃招呼着,那个被叫文浩的孩子应了一声,冲着院子里喊了一声:“爹,娘。我去找一南玩了。”
说罢跟着小伙伴就往巷子口跑去,那小院里紧着走出来一个十六七的姑娘,冲着小男孩喊道:“文浩,玩一会儿就回来,不许跑远了!”
回答她的是小娃一句跑远了的“知道了!”
苏若清紧走了两步,上前叫了一声:“这位姐姐,我想问一下,这巷子里有家姓张的,是哪户啊。我头一次来,不认得门。”
那姑娘想了一下说:“这两条巷子有三家姓张的呢,妹妹你问的是哪一家。”
“张君彦家。”
“啊,张秀才家是吧,隔壁那条巷子最里边那家就是。”那姑娘甜笑着用手指着对面那条巷子说到。
苏若清道了谢,兄妹三人才往左边巷子走去。走到最里面,才看到小院门是开着的。苏若淳把节礼从马车里拿出来,招呼着弟妹一起进去了。
“小姑,姑父,我们来拜年嘞!”进了院子,苏若潇大声喊着。
“哎哟快进来,我给云承换尿布呢。”苏佑宁在里屋应声到。三个人进了堂屋,把节礼放在桌上,苏佑宁才抱着小云承从里屋走了出来。
“哎哟,你们仨来的齐全,你姑父带着云禾去她大伯家了,马上就回来。你们先坐会儿。”苏佑宁把云承递给苏若清抱着,自己转身去装了些瓜子花生出来,又给几个孩子倒了水才坐到了他们身侧。
苏若清和苏若潇逗弄着怀里的小云承,看着他咯咯咯的笑,两个人也笑成一团。
“等会儿清儿你帮我炒两个菜,你姑父带着若淳去许家拜个年,顺带请了她爹来吃个饭。”苏佑宁笑呵呵的说。
“小姑,这样会不会……不方便,我有点担心。”苏若清问道。
“这不比咱们栖霞村,还是开放些的,咱这没挑明说呢,怕什么。你姑父也给许家大哥通过气了。”
嗷!明白了,这跟21世纪的相亲也没啥区别嘛,还以为古人都是盲婚哑嫁,其实也是有选择余地的。就算没有看对眼,反正我们也没直说是相看结婚对象,日后也不用尴尬嘛,这可比现代人智慧多了苏若清暗想。
不一会儿,张君彦抱着云禾家来了。看着眼前三个孩子,不由得笑道:“哟~今儿穿的好齐整。佑宁,你收拾收拾,也快晌午了,我换身衣服带着若淳去许大哥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