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凤并没有说让林炎应下他什么事。这个要求,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提出来才是,现在提出来……反倒没有作用了。
沐凤并不担心林炎会反悔,这个现下还只是个少年的男人,性格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却也算得上是一言九鼎。
林炎最后还是应了,空口给了沐凤一个承诺。若日后沐凤让他履行这个承诺,哪怕当时情形再如何,他也会完成这个承诺。
沐凤便只是笑了笑,返回了琼林宴。
宴席已近尾声,皇帝在飞花诗之后不久便离去了,大皇子林鍂和二皇子林沝在找过沐凤后也没有回返宴席。
应醉本是打算借此机会大出风头,多吸引一下林炎的注意力。只是这计划却被沐凤破坏了。他现在虽然也出了点小名,却依然败在了沐凤的手上。
应醉自认为和沐凤是朋友,也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虽然用了一点小手段占了那份救命之恩,但沐凤即便用不着这个救命之恩也能凭自己的才华登上高位,应醉自然也不认为自己有何错处。
同理,沐凤的名声已经够好了,应醉认为,刚刚沐凤就算承认自己对不下来,让让他也是无碍。既然他们是朋友,那么沐凤难道不该小小的牺牲一下自己,让他也出出风头?
这让应醉在沐凤离席后脸色便一下子拉了下来。
应醉完全没想过,沐凤在他背诗之后,虽然没有开口认输,却是先劝他喝点东西,又是谦虚了几句,给了他两次台阶,反倒是他自己咄咄逼人,硬要沐凤对的。
稍微有点傲气的文人,在面对这样的挑衅时,都是忍不住的。无双公子那是涵养够好,心胸宽广,才没有跟他一般见识,既然小朋友让他非对不可,他才这样对了一首罢了。
也因为应醉实在是好胜心强有些失态了,沐凤才在诗的末尾隐晦点拨了他几句,告诉他虽然梅花盛开得早,但其他在之后的花也各有各的美,让他看开点。
可惜应醉压根听不懂。
现在,应醉满脑子都是责怪,怪沐凤抢走了他这么一个出风头的机会。
应醉此刻就坐在何处归和花满堂之间,脸色阴沉。花满堂虽然叫了这么一个文雅的名字,脾气却着实算不得好,既然对这个人不知为何隐隐不喜,于是便当作没看到应醉脸色难看,自顾自的吃喝。
何处归倒是有心开导一下,然而应醉冲他一个白眼,就让老何闭上嘴冷下了脸。
这些古代文人都是有自己脾气的,哪怕你才学再高,眼高于顶人也不屑与你为伍,何况应醉虽然诗词的确不凡,可是昔日籍籍无名之辈,现下突然说出“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狂妄之语,也是让这些傲气的文人心下不喜。
其时,文人科考更重实事,毕竟科举是要录用官员,而不是找一些光会吟诗作赋的人。所以进士们虽然文学素养极高,但他们同时把侧重点更放在了策论之上,至于帖经、杂文、经义、墨义之类,虽然也考,却并不是太受考官重视,分数过得去就行了。
那无双公子以往便才名在外,这些名声可不是光光靠着吟诗作赋而来,他对经义史籍都有理解,博闻强记,不论天下大事,又或者旁人根本不屑了解的农桑工艺,都了如指掌。其尚未参加科举时便已经著书立传,所著《经义疏谈》《论史》《百家策》等等书籍更是天下学子人手一册,甚至成了官学列出科举参考读物。
如此人物,早已是堪称国士大儒,便是成名已久的大儒,都会避其锋芒不敢与其争辉。
这样的人物,才会在应醉所知的原著之中,在大皇子二皇子二人接连冲他发难时满怀不屑,诵出那种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诗。
应醉剽窃书中无双公子的诗句,却并未好好了解文中琼林宴上无双公子是在怎样的情况,怎样的心态下才会作出那首诗,也不曾好好明白诗词含义。
应醉贸然用那首《飞花诗咏菊》对上沐凤,虽然初闻惊艳满座,但时候一过,进士们回过味来,却会对他的心性产生质疑。
这么一个昔日无名庸碌之辈,也敢大言不惭?
而之后,无双公子的倒令飞花诗,又是因如今他接二连三受了挫折,狂傲的心性遭受过磨砺与打击,虽依然有一股难言傲气,却不再目无下尘。
两相对比,在众人眼中,籍籍无名的应醉跳梁小丑般的诵着那首狂妄无比的诗,本该更为骄傲霸到的无双公子,反倒温和许多……如此一来,应醉留给他人的印象其实比他自己想象的要深刻,不过却不是他所想的出风头,而是成了他人眼里的跳梁小丑。
沐凤回到琼林宴上时,便察觉到了众人对应醉隐隐的排斥。
他只是思索片刻便全然明白前因后果,也因此恍悟为何明明应醉在琼林宴之前并没有人找他麻烦,反倒在琼林宴之后却有人接二连三送上门去先是欺负他,林炎之后又冒出去帮他打那些人的脸了。
所以说……哪怕是再没有逻辑的文章,在集够了众生愿力,开始脱离书本形成小世界,往完整世界蜕变演化时,都会让很多事情变得合理起来。
琼林宴结束之后,又过了一天,沐凤的官职委派终于下来了。皇帝果然没有关心他身上那因为找小倌